眼睑下垂变小中医疗法这样治
指导专家:康复中心主任 庄礼兴教授
文/老人报记者蔡卫杨
案例回顾
广州的钟姨,30多年前就出现眼睑下垂及肢体乏力等症状,医院经过新斯的明试验、胸部CT等检查后,确诊为重症肌无力,遂求诊于广州中医院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接受中药及针灸治疗后,诸症状皆有好转。此后,医院门诊就诊,自诉正常起居不受影响,期间只是因为悲伤、劳累导致疾病短暂复发一次。
而钟姨最近感觉不适是在1个多月前外出时,不慎淋雨,随后出现左侧眼睑下垂,脸颞部麻木,偶尔会出现耳鸣,下午症状更严重。钟姨按照医嘱服用西药外,也服用了特制的中药胶囊,症状得到改善。
眼睑下垂因脾胃虚弱、气血亏虚
广州中医院康复中心主任、教授庄礼兴介绍,钟姨出现的情况称为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发病。目前,该病的治疗仍以胆碱酯酶抑制剂、免疫抑制药物为主,此类治疗虽能暂时缓解症状,但有一定的副作用,长期使用易致气血亏损,使疾病愈发难治。
中医认为,重症肌无力主要归因于脾胃虚弱、气血亏虚。《素问·痿论》云:“脾主身之肌肉。”庄礼兴解释,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营养滋润着全身肌肉,使其丰满壮实,发挥正常的运动机能。脾胃虚弱,水谷精微的生成和转输障碍,胞睑及四肢肌肉失养,故见眼睑下垂、四肢乏力,甚至痿废不用。其次,脾胃化生的水谷之气,上充于肺,与肺吸入自然界清气合而为宗气,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与声音、语言密切相关。脾胃虚弱,宗气不足,故出现构音不清、语言低微、呼吸困难等症状。
针灸调神志
钟姨受重症肌无力困扰30多年,此次复发后情绪紧张焦虑。因此,庄礼兴表示,此次治疗时更重视其神志的调节。中医认为,“阳气者,精则养神”,而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神庭、印堂皆属督脉,四神针在百会穴四周旁开1.5寸,贯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故针刺上述穴位有升提阳气、安定神志之功效。
此外,中医认为,重症肌无力属于痿症,“治痿独取阳明”,手三里、足三里皆属多气多血之阳明经,为常用的强壮要穴;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之处,具有健脾和胃、调补肝肾的功效;照海、申脉分别通于阳阴跷脉,主司眼睑开合,加上阳白透鱼腰促进局部的气血运行,对于眼睑下垂有针对性治疗意义。
中药调脾胃
由于钟姨脾胃一直都比较虚弱、痰湿内困,导致清阳不升,最近才会再次出现眼睑下垂。经过庄礼兴的望诊,发现其舌质暗淡为气血不荣之征,舌边有齿痕、苔白腻为水湿不化之象。
庄礼兴表示,中药内服以补益脾胃、理气化痰为法,方拟六君子汤加减。方中黄芪、五指毛桃、党参、白术同取,加强健脾补气之功;陈皮、砂仁理气消滞;茯苓、薏苡仁淡渗利湿;半夏燥湿化痰;甘草益气和中。调药合用,重补脾胃,补而不滞。
“对于不方便就医院的自制中药胶囊——强肌健力胶囊为,该药为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在长期临证基础上,根据名方补中益气汤化裁而成,其由黄芪、党参、白术、当归、升麻、柴胡、陈皮、五指毛桃、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补脾益气、强肌健力的功效,携带方便,疗效稳定。”庄礼兴说。
症状“晨轻暮重”别以为只是累了
庄礼兴表示,重症肌无力患者全身的骨骼肌均可受累,会出现波动性无力和易疲劳。
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症状常具有“晨轻暮重”的特点,日常出现以下表现时,不要以为只是累了,应及时就诊,避免延误治疗。
1.对称性或非对称性上睑下垂,伴有或不伴有双眼复视(此为重症肌无力最常见的首发症状,见于80%以上的重症肌无力患者);
2.眼睑闭合无力、鼓腮漏气、鼻唇沟变浅、苦笑或肌病面容;
3.咀嚼无力、构音障碍、吞咽困难、鼻音、饮水呛咳及声音嘶哑等;
4.容易出现抬头困难、转颈耸肩无力;
5.抬臂、梳头、上楼梯困难,而感觉正常。
编辑:刘庆钧复核:郑小英、杨艳责编:钟天送
觉得不错,请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