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一天,从分享开始--
今天的文章来自萝卜丝朱屹的投稿
您的礼物即将上路,特此感谢~
治疗妻子崩漏的医案
By.朱屹
在经历了近两年的发病、求医、反复、彻底自己开方治疗,到现在已经完全止血、慢慢调养的过程之后,终于下决心来写这个医案。真是下笔心中有千言,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年年底之前,妻子一直有月经拖后,痛经的问题,但是她自己也没有重视,那时的我对中医一无所知,更不明白妇科的知识。年年底,妻子开始出现月经不畅,时间延长,两次间隔时间越来越短等现象。去西医的妇科看病,做了各种检查后,医生给开了两盒黄体酮,并告知如果不着急要孩子还是去看中医吧。由于担心黄体酮类激素药的副作用,一直没有吃过。然后开始了漫漫的中医求医之路。
但是中医求医之路非常不顺利,省中医的专家、省中医药大学的教授、北京的名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名老中医,都看到了,但是病情越看越严重。妻子的身体和精神都处于了崩溃的边缘,直接请假在家中休息。
排队两小时,看病五分钟。这样能治好病,就不是神医了,是神仙。在得出这样的结论后,我开始自己买书学习。第一本书买了《傅青主女科》,后来又买了很多理论和医案,全部都是妇科类。一点基础也没有,开始看中医书真是犹如天书一般,同时对照看医生的药方,觉得都是治这个的药啊,怎么就是不管用呢?急得经常半夜睡不着,躲到客厅去看书。渐渐地能看出一些门道了,对于医生们的药方也能看明白思路了,但是也更多的开始质疑这些药方的正确性。但是不同的医生的药方,也教会了我不同的药物在实践中怎么运用。
在年8月,各种曲折各种弯路之后,我下定决心,完全自己开方抓药。在不到两周的时间里,崩漏完全停止。现在一直处于调养的过程。我有信心能自己把妻子调理好。
下面说说我妻子崩漏的医案。崩漏是妇科的难症,但绝对不是不可治愈的。崩漏的难治,在于病因起源有多种,病症的表现也有多种,而且还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变化。好像是一个多个变量的方程式,必须挨个变量分析,解决。
一、首先要辩证的是寒或热。看似简单,但是这决定了完全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还有实寒,实热、阴虚火旺等变化。年冬天,当时发现每次出门回来手脚冰凉病情就加重,我决定给妻子吃附子理中丸,效果立竿见影。在自己也吃了一个试试什么效果后,我又让她按照说明书的二倍剂量吃,她都没有觉得有上火或是舌头发麻觉得辣。附子理中丸一直吃到了春天才停,但是实寒的问题基本控制住了。
二、崩漏的问题,有“脾不统血”,“肝不藏血”,“心神不宁”,“肾”或“血室”等来源,需要仔细辩证,抓住主要问题。我妻子的主要问题是“脾不统血”。脾虚第一方,补中益气汤,其核心是“黄芪、柴胡、升麻”,其他可以加减。
三、瘀的问题。这里的“瘀”是笼统的说法,包括血块、子宫内膜增厚、和其他器质性病变。“瘀”不去除,血不会止,甚至留下更大隐患。“瘀”的产生原因也有很多种,所以化瘀药物的选择要十分小心,有活血化瘀类、止血化瘀类、还有破血化瘀类,不可随意使用。我妻子的瘀,有血块,有内膜增厚。关于“子宫内膜增厚”,我的观点是要参考中医产后门里“胞衣不下”的方案。血块,有寒淤的原因,在实寒控制后有较大缓解;同时还有盆腔积液的原因。我的方案是,大补气血加活血化瘀和止血化瘀。
四、止血的问题。止血药的选择,与寒热的辩证有直接关系。因为有大量的止血药是寒凉的,在实寒的情况下是不可以用的。我选择了仙鹤草,性微凉。
五、炭类药物的问题。传统的十灰丸之类,我是反对的。炭类药物有留下瘀的可能,所以炭类药物的选择,一定要选不留瘀的。
以下是我用的药方:
党参30g黄芪30g炒白术30g柴胡10g升麻10g当归12g川芎6g熟地15g白芍12g补骨脂30g赤石脂30g仙鹤草25g艾叶炭15g血余炭15g藕节30g炒蒲黄10g炙甘草9g三七粉9g。
冲服,三付,血和血块都明显减少。
再:
党参30g黄芪30g炒白术30g柴胡10g升麻10g当归12g川芎6g熟地30g白芍12g山萸肉15g补骨脂30g赤石脂30g仙鹤草25g海螵鞘10g茜草炭20g莲房30g藕节30g炙甘草9g三七粉10g阿胶粉15g。
五付,血止。
至此,近两年的崩漏,终于停了。喜大普奔!心情难以表达。
关于女性健康,多说几点:
1.忌生冷,是一生的事情。凉水、饮料、冰淇淋、都不应该吃。多吃水果有益健康,根本是个悖论。冬天穿短裙,一定要生病。
2.忌生气。女性心眼小,爱生气,是生病的重要原因。放过别人,就是放过自己。
3.中成药。中成药是好东西,但是剂量是大问题。如果拘泥于说明书上写的剂量,很可能就达不到效果。强烈推荐:附子理中丸、桂枝茯苓丸、补中益气丸、八珍丸、逍遥丸。这些中成药真正是女性的恩物。
4.不要相信网上那些乱七八糟的养生方法、减肥方法、美容方法,十有八九都是错误的。
希望我的医案能帮助到其他正在患病的女性。也谢谢罗博士为弘扬中医做出的贡献。
??来听听罗博士对以上医案的点评吧??
文.朱屹
画.8岁
编.云少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版权归本号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有奖征文
如果您也有与中医不得不说的缘分,可以将您的故事落笔成文随时投递给我们,文章请以word文档的格式投递至我们的邮箱
syyuandongli
s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