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回顾中医眼中的小儿多动症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7534559.html

很多家长问我的孩子坐不住,动手动脚,注意力很难集中,学习困难,这是不是多动症?

其实多动不一定就是多动症。

一般的好动,注意力不集中,通常只是孩子调皮,很多都不是多动症。

具有临床治疗意义的多动症,需要符合多项指标。就中医临床经验来讲,主要还要结合脉诊。

对于不会脉诊、不是医生的普通家长来说要怎么判断多动的孩子是不是多动症呢?

一般来说,需要符合以下几点:

1、活动过多

2、注意力集中困难

3、情绪不稳

4、冲动任性

5、学习困难

6、神经系统发育异常

7、品行障碍

小儿多动症的病因

1.与肝脾肾有关

现代医学看的话,病因其实不太明确,但是从中医角度来看,通常认为跟肝脾肾三脏有关。

中医认为多动症通常都是由先天肾气不足造成的,妈妈在孕期精神焦虑、饮酒、过度熬夜、受惊吓等都是可能的影响因素。早产也易导致先天肾气不足。

肾主水,水不足则火有余。阴主静阳主动,多动通常都认为是阳盛,但根本原因是肾阴虚。

肾的阴虚火旺,很容易进而影响肝,肝阴也会不足,肝阴不足则肝风内动。

脾属土,肝主木,木克土。肝火旺会导致脾胃虚弱。

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先天肾气是很难补充的,后天之本又受影响了,这就导致了这个疾病的自愈性比较差,形成恶性循环。

2.与社会家庭心理相关

不管中西医,都认为跟社会家庭心理因素相关。

心理对多动症的影响机制

恐伤肾怒伤肝思伤脾

恐伤肾

容德中医邱盟明大夫告诉我们,恐不仅仅包含了害怕,担心,焦虑这些情绪,还有一种难以联系在一起的情绪,那就是老盼着好。

肾主水,水生木,中医讲肾主藏,就是应该藏起来,但如果老盼着一件事情早点出来,早点变好,这就容易把肾气往上提,反倒是容易肾虚。

例如,以前很多家庭怀孕了,盼儿子,现在很多家庭怀孕了,盼着他出来,全家都特别期待,就是这种情绪,特别容易造成孩子肾虚。这就是因为没有让他在娘胎里好好养,收藏不够,我们外界的情绪影响到了他。

同时,也包括孩子出生后,家长盼着他赶紧长大,盼着他赶紧上幼儿园,恨不得把孩子的一辈子都计划好。

这一类着急的,老盼着好的,寄予厚望的情绪,反倒是更容易引起孩子的肾虚。所以有这些类似情况的,家庭内部需要反省一下咯。

怒伤肝

对于怒,我们的理解通常有一定的片面性,他不仅仅是生气、发火,还包括压抑、委屈、窝囊、憋屈这一类情绪。可以简单理解为,压抑久了,委屈久了,就会生气,他们是相连通的。

以上这些情绪就非常容易伤肝。

例如家长对孩子控制欲过于旺盛,什么事情都压制他、恐吓他、不让他去做,一开始可能吓唬吓唬他,打一打他就听话,后来就不管用了,关小黑屋都不再听话了。而伤了肝之后肝火也就容易上来。

所以,家长们要注意,不要跟孩子太“作对”,当然也别过分顺着,宠溺他,最好的状态是全家都保持放松,都“淡定”一些。

思伤脾

中医讲思则气结。这里的思更多的是指做事情特别有条条框框,这种人可容易伤脾了。

对于孩子来讲,需要更自由一点。

邱盟明大夫给我们举了他看诊的经历,“看诊的时候,有的孩子跟我很亲切,就靠到我身边来,我就能感受到他对我的这种信任和喜欢,但他的爸爸妈妈就不高兴了,说你这孩子怎么那么没礼貌,你进来应该先给邱大夫打个招呼,说邱大夫好。但其实孩子是以他的方式跟我们表达亲切,这种亲切就是最好的一种善意,我觉得非常喜欢。”

邱盟明大夫劝我们,对孩子不要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规规矩矩,因为有些东西是将来自然而然就会的东西,过多、过早地定规矩,反而压制了孩子的天性,不利于成长。

小儿多动症治疗步骤

虽然先天肾虚是本质,但是治疗初期要看病程的发展,一上来就给补肾,这个肯定是错误的。

一般能被确诊的小儿多动症,通常都已经出现肝风内动、脾虚的情况了,因此脾胃已经“受伤”了,再吃补肾的药,其实都是对脾胃的一种负担,身体很难吸收。

脾虚则容易生痰湿,我们需要先清理痰湿;如果是肝风内动、肝阳上亢的孩子,就容易肝血虚,就需要先养血柔肝,解决肝血的问题;再如饮水病,就是喝水太多,造成水饮在体内停留,也需要给他先解决饮水病了。

解决了痰湿、血虚、水饮、血瘀等等情况就可以开始补脾胃了,然后再是补肝肾。

平时养护

1.脾虚的话,饮食就需要相对注意一些

不能喝鸡汤;不能吃羊肉;不能吃虾、螃蟹、海参;不能吃韭菜;不能吃过咸的东西,包括像海苔、酱、咸菜、咸鸭蛋;坚果类也最好别吃;不能吃不好消化的东西,比如山药、红薯、豆子类。

2.早睡是非常关键的

晚上家里灯光调暗一些,家庭活动减少一些,平静一些。可能一天两天不行,但是十天半个月家里形成一种氛围,大家肯定能早点睡觉。

3.情绪的调整需要全家的配合,看诊也需要全家意见统一

不能相互责怪,不能经常吵起来了,这些都会让家里情绪的状况不好,孩子也受影响。

学员提问

问题一

同学提问:老师您好,我家孩子10岁了,平时也是有点您说的挤眉弄眼,动手动脚,特别烦人,一直觉得他长大会好,是您说的抽动症吗?这种怎么确认呀?

容德中医邱盟明:这种只能是初步判断是抽动症,但也可能是鼻炎加轻微多动症,具体需要大夫确诊。

问题二

同学提问:那小朋友特别安静是不是也有问题啊?总是蔫蔫的,需要看看么?

容德中医邱盟明:是的,这种情况通常是中气不足,需要增加户外活动。如果孩子从小就这样,也需要考虑是先天肾气不足。

问题三

有同学问:老师,为什么粘粘糊糊的东西不能给孩子吃?山药不补脾吗?

容德中医邱盟明:山药是补脾的,但是偏补脾阴,特别黏糊糊,脾胃不好的吃进去反倒是负担。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邱盟明医师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擅长各种诊断方法,尤擅于通过脉诊找到饮食起居的不适当处又或情志失调的根结所在。

擅长:

1.儿科慢性疑难病,如小儿各种过敏病症,小儿抽动症、小儿发育迟缓、变异性哮喘、顽固性湿疹。亦擅小儿脾胃失调、外感咳嗽等常见问题;

2.擅长调理妇人经血不调、痛经、带下及胎前产后等证;

3.对于顽固失眠、疲劳、周身疼痛等常见病证,亦有较高的有效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fengazl.com/zfzz/648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