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中的奇经八脉和中医的奇经八脉

十二经脉隶属于十二脏腑(五脏六腑,加“心包”。心包是中医学独有的概念,指包裹心脏的膜状脏器)。这些可以简称为“心经”“肝经”“脾经”等的经脉,与各自名字中包含的脏腑有密切的联系,负责调整该脏腑的运转。  

十二经脉中的每一条经脉的具体名称,包括手或足、阴或阳、脏或腑三个部分。如,手太阴肺经、足太阳膀胱经。行于上肢者为“手经”;行于下肢者为“足经”;行于四肢内侧而属脏者为“阴经”并带所属脏名;行于四肢外侧而属腑者为“阳经”并带所属腑名。  

古人还根据阴阳衍化之理,将“阴经”和“阳经”又分为“三阴经”“三阳经”,其意义主要是表示阴阳之气的多寡或盛衰。阴最盛者,称太阴;其次称少阴;再次称厥阴,即“两阴交尽”之谓。阳最盛者称阳明,即“两阳合明”之义;其次称太阳;再次称少阳。  

由此,十二经脉的具体名称如下: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厭阴心包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  

依据每一经脉的具体名称,即可把提经脉在四肢的大体分布情况,以及哪条经脉连接哪个脏腑。  

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带脉等八条经脉,因为和脏腑没有直接的配属关系,所以被称为“奇经”,具有调节十二经脉气血的作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任脉”和“督脉”。任督二脉加上前面提到的“十二经脉”,共计十四条经脉,被视为人体主要经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fengazl.com/zfzz/1157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