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岁的林大爷因为反复干咳,
伴有明显的气促、气喘,
想寻求中医中药治疗,
医院,
确诊肺癌,给予靶向治疗;
64岁的王先生反复胸痛、消瘦半年,
医院发现肺部肿物,
医院,
确诊肺癌,予以化疗。
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特色,
同时配合中药扶正抗癌、减毒增效,
肺部肿物均缩小,疗效佳。
不用化疗,居家服药
也可以缩小肺部肿物
71岁的林大爷就诊前半年反复干咳,伴有明显的动则气促、气喘。因为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故自行在家服药及社区简单就诊取药。但症状加剧,想寻求中医中药治疗,于年5月4日就诊我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陈艳副主任医师经过病史询问、体检及目测患者讲话有明显呼吸不畅、干咳声嘶的体征,劝说患者务必行肺部CT检查。门诊肺部CT扫描见右肺多发巨大肿块,最大者直径大于9.0cm,伴右肺内及右胸膜、纵膈淋巴结转移,右胸腔积液,右肺部分气管闭塞。血清肿瘤指标明显升高。因患者有严重帕金森病史,想放弃进一步诊治。经劝说后,病人同意先入院行肺部穿刺检查,明确诊断。入院后,叶闻远医师当即请呼吸科林辛锋副主任医师会诊,行肺部肿块穿刺活检,经病理+免疫组化确诊为右肺腺癌晚期,无手术机会。幸运的是,基因检测:EGFR(+)。
年5月底开始每日居家口服奥西替尼,同时配合中药“益气养阴、补脾益肺”辨证论治,减轻靶向药物的副反应。中西医结合治疗2周后患者干咳、气促症状即完全解除,年6月5日复查CT,右肺部肿块及明显缩小,胸水吸收;年7月23日复查,肺部肿块进一步缩小,血清肿瘤指标接近正常。
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连说“幸好没有放弃治疗,遇到对的医生,用上对的药”。
综合考虑患者病情、诊断
及经济状况,因人施治
64岁的王大爷就诊前反复胸痛、消瘦半年,无咳嗽。年6月医院就诊,肺部CT检查见左肺内团块状占位、骨转移、纵膈、肺门淋巴结肿大,转诊我院。入院后行肺穿刺活检后,病理+免疫组化+基因检测,确诊为左上肺腺癌伴骨(T7椎体)、纵膈、左侧肺门淋巴结转移,癌症晚期,无手术机会。基因检测为罕见的BARFV突变。
目前批准的靶向药物治疗,每个月费用3万多,且未进入医保,患者经济上无法耐受。考虑到患者经济情况,予全身静脉化疗1周期+中药内服,胸痛明显减轻。年7月14日复查肺部CT,肺部肿块缩小。
肺癌科普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首位。肺癌主要有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总数的80%-85%,主要是肺腺癌和肺鳞癌。肺癌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影像学、血清肿瘤标志物、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靶向驱动基因检测。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免疫及中医中药等。现在肺癌的治疗,进入了在病理及基因检测基础上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注重针对患者的个体化精准治疗。经过10余年的发展,靶向治疗已经成为不可手术的晚期肺癌的一线优先治疗策略,是在化疗之后的又一重要的内科治疗肺癌的手段。但正如打靶要有目标靶点,缺乏相应的靶点,就要寻求化疗。所以同样都是确诊为肺癌,因为不同的病理及基因检测,治疗的方案完全不同。但无论化疗或靶向治疗,均有药物毒副反应。中医药与化疗、分子靶向药物联合应用,扶正抗癌,减毒增效。临床上中医西医不谋而合地都遵循“同病异治”的治疗原则,中西医的诊疗思路有异曲同工之妙。医院
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简介
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建于年,是福建省最早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疾病的重点科室之一,并于年成立了福州市中西医结合肿瘤研究所。现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的特色,开展中医中药配合恶性肿瘤化疗、靶向、免疫、介入治疗。同时,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也是全省癌痛规范化病房。
服务内容1、肿瘤诊断、中西医结合治疗、预防、保健咨询;
2、肿瘤康复病人中西医结合巩固治疗及随访;
3、晚期病人的对症支持治疗和癌痛三阶梯镇痛治疗。
来源: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
医院综合编辑整理
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