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对中风后遗症出现半身不遂、语音不清等问题,有着独特的治疗效果,中医对中风后遗症康复治疗的方法也有很多,内服中药、外使针灸、推拿综合调理。其中内服中药对于脑功能的恢复疗效比较明显,而针灸治疗对于肢体的功能恢复,疗效较好。因此,圣爱中医馆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专家刘琦主任建议在临床上,针药并用,这样会更加有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
中风后遗症医案一则
患者男,59岁,初诊主诉:中风偏瘫后遗症1年,1年前因情绪不佳,情志不畅在晨起小便时行走不稳,右半身不遂,医院入院治疗后病情稳定,右半身不遂情况有改善。诊见:不需人搀扶可行走,但右半身无力,行动不灵活,言语不利,说话无力,头晕。面色稍萎黄,右半身行走不便,无口眼歪斜。舌体胖大,舌质黯,苔白腻。诊脉沉滑细。
辨证分析:此为情志不畅,肝郁化火,阳升而风动,气血逆乱,闭塞清窍之证。中医诊断:脾气亏虚,痰湿内郁,瘀血阻络所致中风后遗症。治法:健脾益气,化痰利湿,活血化瘀,通络开窍。开中药7剂代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外以针灸治疗10次,一日一次。
二诊,身体转侧较前灵活,头晕减轻,说话稍感有力,苔腻已趋变薄。辨证认为痰湿渐化,脾气亏虚有所改善,舌黯未见好转,络脉瘀滞之象明显,治应加强祛瘀通络之力,开中药14剂代煎服,外以针灸治疗10次,一日一次。
三诊,右半身无力明显好转,心烦心急及苔腻之象消失,说话无力进一步改善,发音亦较前清晰。近日因生气,头晕有所明显,辨证认为此为肝木横逆,肝阳上亢之象,开中药14剂代煎服,外以针灸治疗,隔日一次。
四诊,右半身无力基本消失,言语发音正常。惟走路较长时间后有右下肢酸软之感,辨证认为系病久肝肾亏虚,筋骨失养,不能滋养所致,开中药21剂代煎服巩固。后随访半年余再未反复。
刘琦主任简介
刘琦,副主任医师,心脑血管疾病专家,医院中医科主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曾特派到印尼、瑞士工作多年。针药并用治疗各种疑难杂症,中药为主,针灸为辅,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有非常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中风后遗症的预防和治疗的效果显著。对痤疮、黄褐斑、过敏性皮炎、湿疹等皮肤病,妇科月经不调、乳腺增生症、妇科炎症等疾病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
心脑血管疾病、皮肤病、妇科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中风、脑梗塞、脑出血后遗症、小脑萎缩、眩晕、神经性耳鸣、失眠、三叉神经痛;
皮肤病:痤疮、黄褐斑、鱼鳞病、带状疱疹、脂溢性脱发、银屑病、湿疹;
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闭经,多囊卵巢综合症,宫颈炎、附件炎、盆腔炎,更年期综合症,乳腺增生,黄褐斑,缺乳,产后抑郁,不孕症等。
坐诊时间: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日全天
坐诊地点:南湖馆
刘琦主任挂号咨询客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