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渐渐长大,但是一直动来动去不停,妈妈们是不是有种抓狂的感觉?没关系,中医可以治疗多动症,当次见效。
中医治疗小儿多动症
高某,男,7岁
主述:头晃动频繁眨眼3年。
现病:头晃动,频繁眨眼,不能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情,注意力差。饮食不佳,睡眠时间少,大便略干,小便正常。舌红苔少,两脉弦数。
诊断:小儿多动症
治疗:中药
针刺以膀胱经背腧穴,肝胆经头部腧穴,三阴经的五腧穴为主,随证加减其他穴位。
3次针刺后效果出现,眨眼动作减少,头晃动于安静时发作。
5次治疗后头晃动减少,眨眼动作于安静时明显减少,大便正常。
10次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10次为一疗程)。
多动症的食疗
多动症的小儿,很多都是脾胃致病,那我们就要调其脾胃,补脾胃有几种补法,有些是脾胃阳气不足,这种情况下用一些健脾胃升阳气的药,轻的用苍术、白术,重的用干姜、茴香等。
针对多动症,也有很多食疗的方法,很多时候小朋友不喜欢药,那就可以采用食疗。比如可以用山药、扁豆来煮粥喝,小朋友容易接受。也可以使用莲子心、淡竹叶等。有些小朋友容易受到惊吓,可以把龙骨(中药名)放在猪肉里煮汤,这能把心火往下压,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
医生介绍:曹艳辉,临床工作十余年,擅长通过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如耳鸣,单纯性肥胖,过敏性咳嗽,鼻炎,肝、胆、脾、胃病,脑梗后遗症,眩晕,头痛,女性月经调理,妇科炎症等内科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等筋骨疾病。
曹大夫温馨提示
目前有关多动症的发生原因,还不十分清楚,临床常见的相关因素有遗传因素、围产期缺氧、剖腹产、早产、过期产、前产、产后的感染、外伤等。近年来,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教育方法不当,早期智力开发过量,使外界环境的压力远远超过孩子的承受力也是造成患儿抽动症、多动症发病的原因之一;此外,儿童心理发育不成熟,如在此期间家庭内部关系紧张,动辄打骂或在学校受不当体罚及歧视等都将使孩子受到重大精神创伤,过度溺爱、百依百顺会使孩子十分任性、骄横,不愿或不能自控,都会导致多动症的发生。
做好儿童多动症的预防工作,对所有儿童的健康发育来说至关重要,建议广大家长能够对此予以重视,积极做好预防。
1、避免轻微脑组织损害:因为有些多动症患儿是因为神经递质传递信息失调所导致的,因此在做好儿童多动症的预防工作时,要避免妊娠时病毒感染服药、早产、过期产、脑缺氧、剖腹产等所引起的感染以及外伤等。
2、避免维生素缺乏、食物过敏、糖代谢障碍。
3、心理因素:因为儿童心理发育不成熟,如在此期间,家庭关系不和睦,易导致抽动或多动等行为异常的现象。
4、避免微量元素的缺乏,环境污染或中毒等。
5、应密切注意对食物产生变态反应(尤其食物中所含添加剂,人造色素,调味品,防腐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