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早搏中医治疗,优势独特

前期收缩又称过早搏动,简称早搏。早搏属于中医学“心悸”“怔忡”等病症范畴。

早搏偶发者无症状或自觉早搏。早搏频发者症见:心悸、胸闷、乏力或者自摸脉搏有间歇等。

早搏西医分为房早、室早等。房早较轻,室早频发时症状较明显

中医认为:早搏病位在心,但病因多由于脏腑失调,气血亏损,心神失养之正虚,与因湿,因痰,因火,因瘀而致的邪实也有关。所以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本虚标实,虚多于实的病证。

临床常见以下辨证

1

心阴不足所致早搏

曾接诊一位58岁的女患者夏某某。主诉:心慌,胸闷月余。曾作心电图示:频发室早。现在:入睡难,早醒,时有烘热汗出。心率偏快,舌红苔少,脉沉细略数。方用:二至丸,百合知母汤,交泰丸,生脉饮等加味,经过四次治疗,诸症皆消。

2

心脾两虚所致早搏

47岁的谭先生,患者发现心慌早搏四月余,医院带号特示:频发室早。因不愿意做射频消融手术。去年三月份来就诊于我,初诊时主诉有时心慌,睡眠不实,早醒,纳可,大便不成形。既往,高血压3年,高血脂1年,舌胖大,舌淡苔白厚腻,脉沉弦略滑。方用归脾汤加苦参,大枣,羌独活,甘松,老茶树根等。经过四次治疗,诸症好转。

3

心之阴阳两虚所致早搏

此症临床较为多见,我常用经方炙甘草汤为主加减治疗。

4

肝郁化火,火扰心神所致早搏

临床也较为多见。多见于生气劳累后心慌明显的病人,我常用四逆散或柴胡舒肝散为主方加减治疗。

5

湿邪扰心所致早搏

30岁的张先生,自述近一月心慌,气短自摸脉搏有早搏。睡眠不实,易起湿疹。舌苔淡白腻,脉沉滑。方用:平胃散,生脉饮加苦参,大枣,老茶树根等,七剂后早搏少,二诊继服药早搏消失。

6

痰热扰心所致早搏

临床中常见于肝胃不和,痰浊阻络扰及心神而致。临床常用化痰通络的温胆汤加减治疗。

7

心血瘀阻所致早搏

常见于冠心病患者的早搏,舌下瘀暗,苔紫,血瘀较明显的患者,可用桃红四物汤加益气的黄芪,生脉饮等。

总之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精髓。有是证用是药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项红,副主任医师,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医院,并曾随诊跟师于著名老中医焦树德、路志正、吉良晨、费开扬等。

项主任一直致力于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和临床。对于心律失常,尤其是心动过速、心动过缓、频发室早、房颤等病的治疗,能达到较显著的疗效。另外,对于脑血管的后遗症、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病、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尿毒症初期以及脾胃病、咳喘病、消渴病、腹泻、便秘、失眠、水肿、眩晕等病也都有较好的疗效。

出诊时间:

每周五上午,平心堂王府井店

预约

tips:夏天出汗特别多的时候会觉得心慌气短。因为汗液出去的同时,你的阳气扩散了。这时候,你可以吃点生脉饮。

生脉饮:人参、麦冬、五味子。

这是唐代中医大家孙思邈创造的方剂,是治疗暑热非常有益的方子。人参补中气,五味子收心气,麦冬清肺气,起到了清肺气、收敛心气的作用。夏天多喝点生脉饮就不会感到很疲劳。

戳“阅读原文”购买夏季必备生脉饮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fengazl.com/zfzz/760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