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近日,江苏省中医药行业最高奖项——第八届江苏中医药科学技术奖颁发,君和明医赵智强教授与团队的研究项目《消化道恶性肿瘤辨治传承与体系创新》获得了江苏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君和堂第一时间采访了赵智强教授。
在国新办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中指出:根据年全国肿瘤登记结果分析,我国癌症发病率为/10万,十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要死因。
据了解,在国内某些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已超过心脑血管疾病,位居第一。对恶性肿瘤,西医主要依靠手术切除、放化疗、生物疗法与靶向治疗。而赵智强教授认为,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有着相当的优势。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曾在学界首创“癌毒”学说,由赵教授整理发表于年第十期《新中医》。周仲瑛学术传承人赵智强教授认为:“中医治疗肿瘤的基本思路为扶正抗癌,冀希望于患者自身抵抗力加上药力,能抵御肿瘤癌毒的侵袭,正邪平衡,相安无事。使患者带瘤生存,在无明显痛苦、较为满意的生活质量前提下,尽量延续生命。”
赵智强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的探索,已初步建立起恶性肿瘤的中医辨治体系。
中医在治疗肿瘤确有其独特的优势——缩小瘤体,扭转恶变细胞,调整脏器功能,增强体质,降低病痛,减少西医放化疗毒副反应,延长生命。“如肺癌,中医通过益气养阴、抗癌解毒、软坚消结方法等治疗后,病痛明显缓解,在提高生命质量的同时,生命得到有意义的延长。”赵智强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已将经过中医药治疗而存活多年的大量晚期肿瘤案例,记录在其出版的专著——《恶性肿瘤中医辨治与案例》之中。
现代治疗理念中,对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标准中,强调“生存质量”评估,这一点正与中医的辨证治疗理念不谋而合,即不仅要让患者活着,还要有质量、有尊严地活着。
当然,为了让患者康复,有时还需要从多方面努力。“比如一些因骨肉瘤而截肢的患者,他们丧失劳动能力后,往往会有很大的心理落差,重回社会时也因缺乏技能而缺少自信。因此,对于这类病人的治疗,除医学外,还需要心理的疏导、职业的培训、社会的关怀等。帮助他们重新回到从前的人生,拥有快乐的心态,一定的技能,满意的生活,融入社会。”
君和堂原创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