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延昌(—年),满族,我国近代著名的中医学家,医院主任医生,曾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常务理事,施今墨学术研究中心常务理事。索延昌于年毕业于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所创办的华北国医学院,是施老的入室弟子。
索延昌行医60余年,形成了卓越的诊疗思想,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擅长治疗中风、脾胃疾病、各种虚证,一生诊疗患者几十万人,救人无数,是京城“中医六君子”之一。
索延昌年出生于一个没落的满族贵族家庭,从小体弱多病,为求自强而学习中医。年,16岁的索延昌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北国医学院,毕业后追随施老等几位名医侍诊学习,期间考取了当时录取率极低的中医资格证书。年,21岁的索延昌正式开始独立行医,开启了悬壶济世的中医生涯,慢慢地在京城小有名气。
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再次考取了中医行医执照,年,响应号医院中医科工作,很快就成为中医科的骨干,并担任主任职务。
索延昌先生勤求古训,深入研究,穷究医理,取得了极高的造诣,尤其对脾胃、肝胆、中风等疾病治疗极为突出,疗效极为显著。在脾胃病的治疗中,他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对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病,提出了辨证分型的基础上,要加强清热杀菌的观点。
在用药上,他使用生槟榔等有杀菌功效的药物,临床有效率达到95%以上。在治疗中风类疾病中,他总结出“痰火”是引起中风的重要病因,在治疗上提出了降低血脂为主,活血通络为辅的方法,取得了非常好的临床疗效。
在广泛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索老还致力于中医理论的研究。针对传统中医中关于“脾阴”论述较少的问题,提出了在胃阳、胃阴、脾阳、脾阴等方面用药的新理论。
索老虽然出身于中医,但是并不排斥西医,而且特别强调中西医结合。他按照中西医结合的思路研究治疗半身不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疗效。他根据自己的实践和研究,编写了《中风后遗症例治疗经验总结》的论文,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