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不怕晚成,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张锡纯,字寿甫
河北盐山人
生于咸丰十年()
同诸多名医经历相似
张同学天资聪慧、家学渊源
他4岁识字读诵、6岁涉猎医学著作
19岁开始科考
只可惜考到33岁仍无功名
昔范文正公有云: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官梦破灭的张同学
便开始随父行医
矢志学医济世
虽说名落孙山的确令人悲痛,但是同张锡纯后来在中医上的成就相比,当年他的落榜,实在是值得中医界放鞭炮来庆祝!
年,当年近50的张锡纯写就的《医学衷中参西录》问世后,中医界为之轰动,后世高度赞颂他的学术成就为“前有张仲景,后有张锡纯”。
博采众家、汇通中西,留下名方无数
张锡纯出身书香门第,儒、医基础扎实,医术精湛,悬壶济世,敢于创新,被称为“中国近代医学第一人”。妙手回春故事,多不胜数,流传经典方剂,不胜枚举!
今且分享其治疗中风名方——“逐风汤”医案2则,一起来了解吧!
案例1:曾有一60岁的老婆婆,腿不幸被狗咬伤而受风。周身抽掣。家人请了位老中医来救治,无奈服药十几天都不见效,老婆婆抽的却更厉害了。
没办法,家里只好差人请张先生过来。张先生看了病人后,又看了之前那位老中医开的药方,原来,老先生开的药方很像自己的逐风汤,之所以治不好老婆婆,是因为其中唯独少了一味蜈蚣,老张遂为其开了逐风汤,一剂药下,抽掣即止,又服一剂,永不反复。
案例2:又一人三十来岁,突然间受风口眼歪斜,请到老张时,严重到眼睛都不能动了。于是老张为其加减“逐风汤”而拟方:蜈蚣二条为末,防风五钱,煎汤送服。
结果,病人服用三次痊愈。
逐风汤
生黄芪18克当归12克羌活6克独活6克全蝎6克全蜈蚣(大者)2条
活血化瘀,行气定风。主中风抽搐,口眼歪斜,及破伤后受风抽掣者。
水煎服。
方中蜈蚣性平而最善搜风,贯串经络、脏腑,无所不至,调安神经又具特长,全蝎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共为君药。黄芪、当归补气而和血养血,使血和气行。羌活、独活祛风除湿,痛痹止痛。诸药用之,共奏祛风止痛、气行血活之功。则诸症可愈,实为治中风诸症之良方。
张锡纯治中风,遣药不过六味数克,亦无名贵之物,用药少而治病准。充分说明了其不但精通医理,而且对药物的性味归经也有很深的见解。所以名医治病,所重者不在于用药多、不在于药物名贵。重要的是要医者仁心,一定要辩证准确,用药精准。
文章参考图书:《临床大家张锡纯方药论著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张锡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