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遗症
中风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当今世界对人类危害最大的3种疾病之一,近年来,由于诊疗水平的提高,中风的死亡率有所降低,但致残率仍居高不下,约80%的存活者尚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即中风后遗症。因此降低致残率,提高康复速度是目前治疗本病的当务之急。
在现代医学中中风后遗症包括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血管痉挛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病种,主要表现为肢体瘫痪,失语,口眼歪斜,吞咽困难,思维迟钝,联想困难,记忆减退,烦躁抑郁等。
今天我们就请到了怡康璞太和中医馆的董建洲大夫,董建洲大夫从业40余年,在中医康复理疗方面拥有多年的临床经验。获得锦旗无数,很多患者慕名前来。今天就让董大夫和我们说说中医如何治疗中风后遗症。
董大夫首先强调有中风后遗症的患者,应先调整好心态。“情绪中风”导致的或烦躁易怒,或郁郁寡欢,这对病情是相当不利的。因为中风后如果治疗得当及时,使髋、膝、踝、肩、肘、腕各个主要关节能恢复运动功能。再加患者能认真配合做功能锻炼,大部分人是完全可以重新生活自理的。
中风后遗症属中医"偏瘫"、"偏枯"、"偏废"等病证范畴。根据其临床表现常可分为气虚血瘀、肝肾亏虚、脾虚痰湿等证型。
1、心肾阳虚型
表现意识朦胧或痴呆,健忘,舌强语謇,肢体不遂,畏寒肢冷,心悸气短,眩晕耳鸣,血压偏低,舌红干或胖嫩,苔白,脉沉细。中医辨证治疗中风后遗症心肾阳虚型治宜滋阴补阳,熄风开窍。
2、肝阳上亢型
表现有高血压病史,常头痛,眩晕,心烦易怒,咽干口苦,失眠多梦,中风偏瘫后血压持续升高,上述症状不减,且口眼歪斜,言语謇涩,脉弦滑或弦数,苔薄黄或黄腻。中医辨证治疗中风后遗症肝阳上亢型治宜育阴潜阳,平肝熄风。
随后董建洲大夫介绍到,针灸康复疗法具有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改善关节活动度,改善肌张力等作用,对本病的恢复有重要的意义。接受针灸治疗的时间一般是越早越好,因此当患者神志清醒,病情基本稳定时即可进行针灸及康复训练。
董建洲,副主任医师。
擅长针灸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擅长治疗:
感冒、咳嗽、哮喘、呃逆、胃痛、便秘、膨胀、胸痹、惊悸、不寐症、头痛、中风、中风失语、面瘫、痹症、腰痛、腰扭伤、落枕、肩周炎、坐骨神经痛、月经不调、痛经、牙痛、咽喉痛、耳鸣、耳聋、眼脸下垂、眼脸肌痉挛、复视、外展神经麻痹、带状疱疹颈椎病。
坐诊时间:莲湖店:周六、周日上午
●
怡康璞太和西关中医馆/
西关正街医院对面
●
怡康璞太和莲湖中医馆
北大街十字西南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