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在公园里看到人们安静祥和地打着太极拳。太极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国锻炼之术,要求耐力、专注和良好的身体协调性。近年来,它对健康的益处也不断被发现。
在临床上,中风患者经常会出现站立或行走时难以保持平衡的情况。这是因为中风导致大脑受损,伤及平衡感应器,因而容易跌倒或受伤。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教授、物理治疗室主任克里斯蒂娜·钱完成的一项最新研究证实,中风后患者应该多练太极提高平衡能力。
在本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挑选了中风后6个月的老年患者,其身体灵活性和平衡能力都出现了问题。一半患者被要求每天练1小时太极,持续12周。另外一半则每天做一些常规锻炼,同时还要参加一些中风常识的教育课程。在研究结束时,每天练太极的患者在站立平衡方面有了极大改善,如左右倾斜时不再跌倒,能在眼睛时闭时睁的情况下,平稳地举起重物,稳定地站在移动、拥挤的公交车上。研究人员还指出,练习太极时往往是一群人在社区里一同进行,这可以帮助患者走出家门,重新融入社会。
据悉,“中风太极”最早于年诞生于香港,而医院依此专为中风病人设计了一套太极功,包括躺、坐、站三种形式。医院曾对个病例分成2组进行为期半年的研究,发现中风前后有练太级的患者不仅平衡能力得到了提高,偏瘫情况也好于没有练习的患者。
“中风太极”是改良了的太极。目前,广医二院神经内科已向院内中风患者推行“中风太极”疗法。针对院内不同程度的患者将太极功改良为急性期十式、康复进阶四式和预防中风二十四式。“中风太极”讲求自然、呼吸、意念和肢体配合,不需依赖仪器,方便患者治疗阶段或出院后自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