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
“很多人总感觉眼睛干涩、怕光,看一会儿报纸、电视眼睛就很累。有的人还伴有眼内异物感(总是觉得眼睛里有东西)。其实,这些都是干眼症的征兆。
一旦有了上述不适,最好及时诊治。若是任其发展,有可能导致角膜溃疡、瘢痕,角膜血管翳等,病情进一步发展则使角膜透明度下降,视力明显减退,严重者会导致失明。目前,西医临床治疗干眼症没有什么特效方法,一般多采用人工泪液缓解眼睛干涩的症状,药物一旦停用,症状往往复发,无法根治。中医治疗干眼症,通过辨证分型,从根本上对阴虚燥热的病理状态进行调理,增加人体津液的生成;津液足则泪液足,眼目得以濡养,其干涩自然消除。
古代医家称干眼症为“白涩”。明代医书《审视瑶函》中记载:“不肿不赤,爽快不得,沙涩昏朦,名日白涩。”
此病的发生主要是阴虚燥热,导致泪液不足,不能润泽眼睛所致。中医认为,津液对人体各组织器官有濡养作用,眼泪属于人体津液中的一种,具有润泽目珠的作用,一旦体内阴虚燥热,则会损伤津液。导致眼泪分泌不足,眼睛就失于濡养而发为干眼症。
中医认为,眼睛干涩多为阴虚,包括肝肾阴虚、气阴两虚和阴虚湿热三方面。
以下中医针对这三个方面,教大家调理方法。
肝肾阴虚型
症状:眼干涩、畏光,双眼频频眨,眼久视则诸症加重,白睛隐隐淡红,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夜寐多梦,口干少津,舌红,苔薄,脉细。
治则:滋养肝肾
方药:六味地黄丸或栀柏地黄丸
气阴两虚型
症状:眼干涩、畏光视物模糊、易疲劳目,珠干燥,神疲乏力,口干少津,便干,尿少,舌淡红,少苔,脉细无力。
治则:益气养阴
方药:生脉散加味(太参、麦冬、五味、百合、沙参、菊花、甘草)
阴虚湿热型
症状:眼干涩、畏光、疼痛、视物模糊、易疲劳,目珠干燥,口干,便干,尿黄,舌红,苔黄腻,脉细。
治则:养阴清热化湿
方药:甘露饮加减(生地、熟地、杷叶、绵茵陈、天冬、麦冬、石斛、黄芩、菊花、甘草)
另外还有肝阳不足,导致水液无法上乘,属阳虚证,治疗需要用温阳法。
“本病虚多实少,治疗上以补虚为主。可给予养阴清热,健养脾胃等治疗。
下面推荐两款防治干眼症的食疗方。
百合红枣粥
百合10克,山药15克,薏仁20克,红枣(去核)10个,将其洗净后,共同煮粥食用。
功效百合滋阴降火;山药滋肾润肺;薏仁利湿健脾、清热排脓;红枣素有天然维生素丸之称,不但富含维生素C,也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此粥不仅防治干眼效果好,还用于明目。
菊杞茶
将菊花茶中加入枸杞浸泡饮用。
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载菊花“性甘、味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现代药理分析表明,菊花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是维护眼睛健康的重要物质。菊花茶能让人头脑清醒、双目明亮,特别对肝火旺、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有较好的疗效。需要注意的是,菊花性凉,虚寒体质,平时怕冷,易手脚发凉的人不宜经常饮用。
关联阅读
眼睛保健
干燥症的“克星”——液门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