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可避免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每年我国为缺血性脑卒中支付的医疗费用超过亿人民币。每12秒有一个中国人发生卒中,每21秒有一个中国人死于卒中。脑卒中又称“中风”。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夏昱说,心脑血管病已成为对中老年人危害最大的常见、多发病。很多人都知道中风后会留下很多后遗症,如半身不遂、说话不清等。但却不知道如果积极预防和治疗,完全可以避免中风发生或复发。1从动脉粥样硬化到中风过程漫长足可预防所谓中风,就是突发的脑血流中断,因向脑供血的血管突然被血栓堵塞所引起的中风叫缺血性中风,占全部中风的80%。因血管破裂导致出血渗入脑组织所引起的中风叫出血性中风。
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直至斑块破裂形成血栓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从第一个10年到第三个10年,进展主要是脂质条纹形成,脂质聚集,出现粥样斑块。到第四个10年的时候,血栓才会形成。夏昱主任强调,血栓形成的过程很漫长,中风给足了我们预防的时间,可惜,很多人并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2中风的危险因素 多数可以避免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分为可改变与不可改变两种,不可改变的因素如年龄和性别,55岁以上每10年卒中的危险性增加1倍,男女之比为1.1~1.5:1。然而,多数危险因素是可以干预的,也是可以避免的。
1●高血压人的正常血压是/80mmHg,研究显示,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9%,舒张压每增加5mm/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6%。
不规律服药容易造成血压波动,所以,规律服药很关键。服药时,最好选用半衰期超过24小时的降压药,如络活喜等,每日只需服药1次,即使偶尔漏服,降压疗效也可以维持一段时间,避免因漏服造成的血压波动。血压稳定达标后,不要随便更换药物。
1●糖尿病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就是损害大小血管。糖尿病患者应首先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2~3个月血糖控制仍不满意者,应选用口服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治疗。
3●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造成血管闭塞的首要原因,而引起斑块的主要原因是高血脂。血液中过多的脂肪沉积在动脉壁上,再结合其他物质,形成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增大,管腔变得狭窄,导致血流减慢,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快速闭塞管腔,导致血流中断。
他汀类药物可以降脂并预防中风的发生。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20mg/日,治疗三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风的风险可降低47%。他汀类药物可以使斑块减小,预防脑血管病,还可以使不稳定斑块变得稳定,预防血栓形成和脑梗死。
当血液中的“坏”胆固醇(LDL-C)过多,高于2.5mmol/L时,应服用他汀类药物。
4●饮酒长期大量饮酒和急性酒精中毒是导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医生提倡适量饮酒,男性每天喝白酒不超过1两,啤酒不超过一瓶,葡萄酒不超过半瓶(女性减半),可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5●颈动脉狭窄65岁以上人群中,有7%~10%的男性和5%~7%的女性颈动脉狭窄大于50%,狭窄程度为60%~99%的人群中,卒中年发生率为3.2%。
夏昱主任建议,对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一般不推荐手术治疗或血管内介入治疗,首选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或他汀类药物治疗。对于重度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医院做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术。
本期编辑:老岩
?点击“阅读原文”,鍖椾含鐧界櫆椋庝笓绉戞不鐤楀尰闄?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庡ソ涓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