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讲啦丨90的中风可以避免北京天坛医

用脑、烧脑、头脑风暴,

生命不息,思考不止!

大脑支配着我们人体所有行为活动,

就连睡觉做梦都要用到脑,

对于人类来说,

它真的超级重要!

知道你的脑袋有多重吗?

对于正常人来说,

大概g,也就是3斤左右。

而爱因斯坦的脑袋

比一般人都要轻一些,

是g。

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

78%是水!

另外,脑袋有亿个神经元,

它里面的血管总长度有万公里!

这长度可以绕地球快40圈了!

大脑只占人体的2%,

但它却要消耗人体20%的能量,

是人体消耗能量最多的一个器官!

责任越多,任务越重,

保护不好,大脑也很容易生病。

比如,睡不好觉就会头疼,

更加严重的脑部疾病还有

脑中风、脑肿瘤、脑炎等。

特别是中风,

它是人类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

同时致残率、复发率、死亡率也很高。

CCTV-1综合频道《开讲啦》特别策划“大医生开讲健康中国”系列节目邀请首都医科医院副院长、神经病学专家王拥军,带您走进大脑神经的世界,深入探索人类大脑的健康话题。

视频长约49分,以下为观看时间轴:

07:07脑卒中是中国人的第一健康杀手。发病率高,每年有万新发病例;致残率高,2/3的人都会留下后遗症。复发率高,一年约有15%的人会复发;死亡率高,每21秒就会夺去一个中国人的生命。

09:54今天的技术能够保证大多数脑血管病患者能够健康地回到原来的生活和岗位。

10:08王拥军大学毕业后来到神经科写的第一份病例被主任扔出了窗外。主任对他说,你不要以为我扔你的病历使你非常难堪,你不要以为上面错了几个字就是几个字,有可能这一行字换来的是一个生命。这句话成为了王拥军热爱这个专业的开始。王拥军说,我当时就觉得这个职业有可能跟生命关系这么近,我觉得自己的职业一下变得崇高起来。

12:03来到神经科的第二年,王拥军遇到了一例疑难杂症,患者是一名15岁的花季少女。为了尽早确诊,王拥军下夜班后坐了四个小时火车来到北京,寻求中国神经病理权威专家黄克维教授的帮助。在黄教授的帮助下,王拥军确诊了中国第一例线粒体糖原脂质累积病。三个月后,小姑娘重新回到了校园。王拥军说,医生的每一步努力,可以使一个枯萎的生命重新地绽放,这是医生的最大价值。

13:59神经病学的技术在不断地进步,医生的经验也在不断地增长。今天我们再病就不像以前那么困惑了,我们能用我们的知识帮助更多的人,去解决他的疾病和痛苦。

14:26医生在门诊看病,有时候像作家,有时候像导演,有时候又像个警察。如果形象地讲一个医生怎么看病,医生就像现在戴了一个VR眼镜在看悬疑片的感觉。我们拿一张CT、核磁看一个病灶,你要把那个平面变成3D的图像,之后在3D图像上去解读。它现在对神经的损害能解释它的症状吗?能解释它的表现吗?能解释它的体征吗?如果解释不了,那肯定是诊断出了问题。这个时候又得像作家,又得看他从发病那天开始,每天的演变能够解读今天的后果吗?如果这个故事线讲不通,那诊断肯定出问题了。

19:04医生怎么分类?王拥军的眼中医生应该分成四类:不合格的医生或者叫培训中的医生,他不能保障患者的健康;合格的医生,他能够循规蹈矩按照指南、教科书,以及主任讲的去看病;优秀的医生,他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体会,把不同的病人区分开、个体化,他的病人的愈后比别人更好。卓越的医生,他除了能够把病人的问题解决好,还能创造新的理论,新的治疗方式,新的学说,新的手段,让更多的病人可以获益。王拥军说,管理学中有一个悖论,因为优秀所以难以卓越,优秀是卓越的大敌。中国现在有很多优秀的医生,但还是缺卓越的医生。

20:年10月29日,在开普顿召开的“世界卒中大会”决定了年的“世界卒中大会”举办地,最后的结果不是北京,而原因则是中国脑血管病的研究成绩全世界看不到。王拥军一夜未眠,他在想既然历史的责任把这么重的担子放我身上,我怎么能够让中国跟全世界走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他说,我想中国在未来呼吁更多的卓越的医生去参与研究,让更多的卓越的医生找到新的治疗方法,能使中国的万脑血管病人早日摆脱痛苦。

22:46未来的中国医疗要“强基层”,要让基层的医疗强大起来。“强基层”是我们解决“健康中国”非常重要的,它不是口号,它需要行动。我们同样也要提高全民的健康素养,让所有的老百姓能够有正确的健康知识,能够武装自己。

26:48

问:A型血的人更容易中风吗?

答:得中风几率的多少取决于三方面:一基因,是否有家族史;二是否有危险因素;三是否对血管有很好的保护。

31:37未来的中国医疗要“强基层”,需要提高基层医生待遇,需要把更优秀的人才吸引到基层。医院医院的医联体,医院的医生下到基层,让老百姓放心。

33:29

问:家族有中风史,要如何防患于未然?

答:百分之九十的中风都是可以预防的。建议有家族史的人,首先做脑血管基因的普查。然后定期观察是否有危险因素。中风的危险因素分两类,一类是疾病因素,一类叫行为因素。第一个行为因素是吸烟。第二个行为因素是精神压力。第三个行为因素是久坐不动。行为因素排除后,要定期测血压、血糖、血脂,定期检查心脏、脑血管超声。如果这些指标都正常,至少可以避免百分之九十的患者不会走到中风的地步。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定期检查的周期为三十岁后每五年一次,四十五岁后每一年一次。

37:31

问:如何降低患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答:降低中风风险,需要定期检查血管。如果血管是健康的,就不必太担心。如果机器检查出来血管有病变,距离中风有三到五年的时间。这样就留给医生三到五年的时间,帮助患者解除疾病。

40:00希望社会更多地理解医生,因为这个职业是牺牲了自己,保障别人健康的职业。也希望医生能把这个职业看的更为崇高,做崇高的事业总要有牺牲。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白癜风的大医院
小孩白癜风能治好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fengazl.com/zfzl/140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