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一:
马XX,来自辽阳市宏伟区18区。今年49岁。症状:头痛,气短2年左右,年10月初加重,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心悸心律不齐明显。
病史:患者于2年前,每当劳累时出现心悸,气短,休息可以缓解。近半年来心悸,气短加重,在轻体力劳动时也可诱发。1个月前,因“感冒”气短更加明显,以致出现夜间憋醒,坐起10分钟可以缓解。发病以来经常胸闷,盗汗、头痛、转头后眩晕、咳嗽,咳白色泡沫样痰,无明显胸痛,不发热。饮食与大小便正常。
在熟人的介绍下马XX预约了辽阳裴医堂中医的吴海文医生,到门诊后,经过吴海文医生诊断并详细询问相关情况血压为收缩压mmHg舒张压98mmHg,该患者属于高血压、心脉痹阻,血脉不畅引发缺血性心脏病。
通过吴海文医生开的(平压养心汤)服药15天上述症状明显改善,转头不眩晕了、胸闷盗汗现象减轻。再次量血压为收缩压mmHg舒张压86mmHg,心率72次每分钟。病例二:
林XX,59岁,来自辽宁省辽阳市白塔区光明小区。
症状:血压平时收缩压mmHg舒张压95mmHg左右,左侧肢活动不利近1年。
2年前无明显诱因突发眩晕左侧手脚麻木身体不适,行动无力,医院急诊查CT:右侧丘脑梗塞及软化灶,遗留左侧肢体活动不利。
在辽阳XXX医院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出院自己感觉:左上肢屈伸不利,走路腿脚无力,腰部向前弯曲,左腿下肢走路障碍,语言表发清晰。
近年多方治疗无效,听亲属介绍来裴医堂中医找裴然医生就诊,经过裴然医院CT片诊断该患者就是脑中风百姓称为脑血栓,脑中风分为3种病因1、心肾阳虚型2、肝阳上亢型3、气虚血瘀型,这位患者就是属于气虚血瘀型。
经过裴然医生采用(醒脑汤加臭氧大自血疗法)治疗3个月整体好转很多,左上肢麻木消失,足内翻有所缓解脚脖有力,1个月左右时血压正常,左上肢能上举过头,走路不偏腿脚有力。
脑中风病在中国属于古代四大难证之首。现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治愈率低的特点。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现将我们多年来采用中医药防治中风病的心得体会简要总结。
偏瘫俗称“半身不遂”。它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梗塞,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梗塞发病很快,发病以秒计;脑血栓以分计;脑出血以小时计;如果仅是短暂性脑缺血,则常可在24小时内恢复。
随着脑中风病患者的不断增加,脑中风后肢体偏瘫状态是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不良因素之一。亦是脑中风康复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中医对于脑中风偏瘫的治疗,多从五脏论治,虚实结合,内外兼顾,多种方法联合干预,辨证施治可收到最佳效果。
脑中风后偏瘫的病机
脑中风后偏瘫是以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为根本病理,以肝肾亏虚、水不涵木为基本病机,最终致气血运行不畅,肌肤筋脉失于濡养的病理过程。风、火、痰、瘀四者可单独致病又可互为因果,综合交织。
脑中风病的防护调养关键在于早期,脑中风先兆证为中风之轻症,是脑中风病的基础和前提,其实质是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人体气机失调、血行不畅,甚则血瘀为患。中风病发病之前,应当重视心理调节、讲究生活规律、节制饮食、劳逸适度,积极消除引起中风病的各种不良因素。
脑中风先兆证为中风病之量变阶段,故在脑中风先兆阶段,积极地进行干预性防治与调养,能够减少发病率,对医者来说,事半功倍,对患者而言,受益匪浅。
友情提醒: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