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介绍王学福医师30多年来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肠炎的经验,“四白腹泻汤”“五神肠炎丸”的临床应用。
王学福,男,副主任医师,医院中西医内科专家,95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双学士学位,从事临床工作近三十年,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习,医院,上医院等进修。
王大夫中西医基础扎实,临床经验丰富,无论查房和门诊,为患者诊治亲力亲为,详细问诊,态度和蔼,查体周全,不忽落任何一个细节,严谨治学,科学求实,善于借鉴和总结,与时俱进,勇于开拓与创新,发表论文及论著30余篇,研究及治疗方向:中西医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慢性腹泻主要症状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不成形,含水量大,常伴有肠鸣,腹痛,有时可夹有粘液或脓血。病程持续超过六周者。发病原因众多。在《内经》中至少有五说:“湿胜则濡泻”指湿;“春伤于风,夏生飧食”指风;“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辟”指伤食;“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指热;“澄澈清冷,皆属于寒”指寒。后世朱丹溪又有痰因说。此均从病邪而言。
在人体,脾主运化水湿,《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主运化水湿”而重在脾,故张景岳曰“泄泻之本,无不由脾胃”。无论是“肝郁乘脾”还是“命门火衰”,都是其他脏器影响到脾脏的功能,“肝郁乘脾”导致脾虚,脾虚则不能运化食物,造成腹泻;肝郁则气机郁滞,不通则痛,而肝郁又与情绪紧张不舒畅有关系,病人常常伴有胸胁痞闷、嗳气少食,善太息等症状,并与情志变化密切相关;命门火衰是由太阴伤及少阴,泄泻常在清晨之前,阴气极盛,阳气未复之时,有时还可伴有腹痛,俗称五更泻。临床所见慢性腹泻,往往兼而有之,并须排除虫积为患和肿瘤积聚。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性别、地区、种族等发病无明显差异,慢性腹泻包括现代医学意义上的慢性结肠炎、肠道易激综合征,克隆恩病,肠道菌群失调、小肠吸收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见上述诸症者。
根据慢性腹泻的病因病机,在标本兼顾的基础上,王大夫总结了治疗慢性腹泻的四大法,即健脾补肾法,疏肝理气法,祛邪化湿法,固肠止泻法。根据多年的治疗经验,不断积累总结。王大夫治病一贯注重患者的体质,因为存在个体差异,在强调辨病论治、辨证论治之外,尤重视辨人,因人而异。自创“四白腹泻汤”,主要有炒白芍、炒白术、白扁豆、白豆蔻、炒陈皮、防风、法半夏、煨木香,淡茯苓、太子参、薏苡仁、山药、甘草等组成,为方便患者服用,又研制了“五神肠炎丸”,主要由焦山楂、焦神曲、煨葛根、煨诃子、石榴皮、五倍子、炒苍术、姜厚朴等药物组成,临床应用多年,取得满意疗效,一个疗程10天,多数患者1—3个疗程可痊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