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愈风湿热持续高热1例

白癜风诊疗康复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519/5386958.html

中西医结合治愈风湿热持续高热1例

医院李彦坤方波侯园园王庆雷

年初,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阻击战。医院将内科四病区暂定普通发热病房。其中收治风湿热高热1例,治疗过程颇为艰辛,15天成功治愈高热,现报道如下:

患者陈某,男,21岁,系沙河市某村农民,主因“发热、咽痛、关节疼痛3天。”由门诊以“发热原因待诊”于-2-:00收入院。患者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咽痛,双侧髋关节及双侧肩锁关节疼痛,最高体温39.4℃,高热时可出现全身乏力、心慌,无鼻塞鼻涕,无咳嗽咳痰,无呼吸不畅,无头晕头痛,曾在家自行口服药物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效果不佳。入院症见:神清,精神一般,发热,体温38.0℃,咽痛、咽干、口干,双侧髋关节及肩锁关节疼痛,3天饮食极少,小便黄、大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既往风湿热病史12年余,间断高热和关节疼痛,一般治疗15-20天高热愈。5年前曾高热等再次医院,和目前症状相同,再次诊断为风湿热,予抗生素、阿司匹林、激素等治疗,半月后出院。出院后肌注长效青霉素半年。否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史,1月15日所乘G从保定回家已有20天,其所乘当日列车无疫情报告,与其接触的人无发热、干咳等症状;否认牛、羊等动物接触史、未食用牛奶及未制熟牛、羊肉等;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输血、外伤及手术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R19次/分BP/88mmHg,经皮血氧饱和度正常。胸廓对称,胸部叩诊呈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叩诊无扩大,心率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余腹部等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T波异常。今日门诊检查:血常规:WBC:14.65×10^9/L,N:83.7%,L:11.1%,HGBg/L,RBC:4.45×10^12/L,PLT:×10^9/L。C反应蛋白.8mg/L。胸片示:右肋膈角变钝。乙型流感病毒抗原阴性。甲型流感病毒抗原阴性。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发热太阳少阳阳明合病小柴胡加桂枝、石膏、桔梗汤证西医诊断:1.风湿热

2.窦性心动过速

入院后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g静点日2次抗菌消炎,维生素c针3g静点日1次补充维生素、平衡水电解质等对症治疗。当日下午出现1次高热、夜间出现2次高热,每次布洛芬片后汗出逐渐退热。

-02-05,患者上午无发热,下午高热1次,夜间高热2次,无寒战,口服布洛芬后汗出逐渐热退咽痛、咽干、口干,双侧髋关节及肩锁关节疼痛,3天饮食极少,小便黄、大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中医辨证为太阳少阳阳明合病,小柴胡加桂枝、石膏、桔梗汤证。

柴胡24g清半夏10g黄芩10g甘草10g桔梗10g桂枝15g石膏30g党参15g干姜3g大枣6个(劈开)

5剂机煎中药日1.5剂分3次口服。查风湿四项:血常规:WBC:13.84×10^9/L,N:90.8%,L:5.4%,HGBg/L,RBC:4.10×10^12/L,PLT:×10^9/L,抗链球菌溶血素未见异常,类风湿因子24.74IU/mL,血沉82mm/h;全自动尿液分析:酮体+-,葡萄糖+-,余正常;肾功能:CREA59umol/L,余正常;离子测定、肝功八项、心肌酶未见异常,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肺部CT:未见明显异常。

-02-07患者发热同前。每天3次高热,根据风湿热诊断标准:1)主要指标:心脏炎,关节炎,舞蹈病,环形红斑,皮下结节;(2)次要指标:既往有风湿热史,关节痛,发热,急性期反应物升高,I°房室传导阻滞;2.诊断方法2项主要指标或1项主要指标加2项次要指标,加近期A族链球菌感染的指标;近期猩红热或ASO或其他抗链球菌抗体滴度升高或咽培养A族溶血性链球菌阳性。而且球菌感染最直接的证据是在咽部培养出A组R溶血性链球菌,其阳性率仅有20%~25%。抗链球菌抗体滴度升高也是新近链球菌感染的可靠指标,链球菌感染后约两周左右,大多数风湿热患者(75%~80%)的ASO滴度升高大于U,4~6周时达高峰,8~10周后逐渐恢复正常。咽培养、尿链球菌抗原、自身抗体、降钙原素等我院都不能检查,故高度怀疑风湿热,停止静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予注射用青霉素钠万单位Q8h静点抗菌消炎,继续观察治疗。

-02-07患者发热、关节痛同前,饮食明显增加,咽痛减轻,仍口干、小便黄、大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增加石膏用量,并加薏苡仁、芦根、白茅根清热利湿。

柴胡24g清半夏10g黄芩10g甘草6g石膏45g党参10g芦根30g白茅根30g干姜3g薏苡仁30g桂枝15g

5剂机煎中药日1.5剂分3次口服。

-02-09将注射用青霉素钠改为万单位Q6h静点抗菌消炎,予阿司匹林肠溶片mg日3次口服解热止痛、抗风湿治疗。

-02-10患者高热同前,复查查风湿四项:血常规:WBC:18.33×10^9/L,N:92.7%,L:5.0%,HGBg/L,RBC:3.75×10^12/L,PLT:×10^9/L,血沉mm/h,类风湿因子、抗链球菌溶血素未见异常。今日复查血常规:WBC:23.97×10^9/L,N:90%,L:7.8%,HGBg/L,RBC:4.01×10^12/L,PLT:×10^9/L。王庆雷主任医师建议仍需进一步检查排查感染灶,复查肺部CT未见明显异常;脾脏双肾超声:1.肝胆未见异常,脾大2.双肾未见明显异常。王庆雷主任医师考虑青霉素耐药,指示停用青霉素,使用头孢类、红霉素或喹诺酮类抗生素。予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液ml静点日1次抗菌。

-02-12复查血常规:WBC:12.99×10^9/L,N:86.9%,L:8.9%,HGBg/L,RBC:3.91×10^12/L,PLT:×10^9/L。

患者下午不再高热,每日夜间高热2次,无寒战,咽痛、口干明显好转,无咽干,无口苦,饮水一般,不甚喜欢饮水,仍关节痛,使用退热药时方出汗,小便稍黄,大便不成形,日1次,腹部怕凉,精神欠佳。舌淡红苔薄白微腻,脉浮、沉取无力。辨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故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合麻杏苡甘汤加味治疗。桂枝20g白芍15g甘草12g麻黄20g白术30g知母20g防风20g黑顺片15g薏苡仁30g炒苦杏仁15g石膏45g苍术10g穿山龙30g

5剂机煎中药日1.5剂分3次口服。

-02-16患者每日夜间高热1次,稍有咽痛、无口苦、口干、咽干,不喜饮水,无关节痛,使用退热药时方出汗,小便不黄,大便成形,日1次,腹部无怕凉,精神好转,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沉取较有力。中医腹诊:左胁下抵抗。辨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合病,原方去石膏、减白术用量合小柴胡汤去半夏加桔梗、厚朴。

桂枝20g白芍15g甘草12g麻黄10g白术20g知母20g防风20g黑顺片15g薏苡仁30g炒苦杏仁15g苍术10g穿山龙30g柴胡20g黄芩10g桔梗10g厚朴20g干姜5g大枣6枚(劈开)

5剂机煎中药日1.5剂分3次口服。并将阿司匹林增为1mg日3次口服抗风湿。

-02-19.患者昨日夜间高热1次并伴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将阿司匹林减为mg日3次口服抗风湿。患者要求去邢台进一步检查。到邢台后未予治疗,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通知回家观察。患者19日未发热,20日上午中度发热1次,至今-02-24再无发热等症。

结语:风湿热属风湿免疫疾病,归入儿科教材中。本案风湿热诊断依据不够充分完全,但又未能诊断其他疾病。对于风湿热高热通常使用激素方能控制。这是我科首例此类病人,通过中西医结合诊疗在未使用激素的情况下成功控热。本方以小柴胡汤、桂枝芍药知母汤、麻杏苡甘汤为主,该方出自《伤寒杂病论》,其中小柴胡汤取其和解少阳、扶正祛邪之功。其中柴胡为君药,用量达24g以上。据研究表明,小柴胡汤具抗变态反应、抗炎和增强免疫功能作用。桂枝芍药知母汤、麻杏苡甘汤为治疗风湿之经方名方,且方证符合,诸药合用共起清热解表、祛风利湿、益气温阳之功。或加石膏清阳明热,加苍术、厚朴、穿山龙增加利湿效果,患者较快得以康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fengazl.com/zfzf/678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