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薷治疗夏天暑湿感冒刘维忠王世彪老百姓总认为天冷受凉人们才会感冒,夏季天热居然还感冒,难道不是这人太倒霉了?其实不然,在夏季,恰恰是“暑湿感冒”的流行期,因为夏季闷热,湿度比较大,在这个时候大家都比较贪凉,受了风寒,而且夏季人体出汗较多,汗腺的分泌会消耗很多能量,许多人又食欲减退,主要以清淡食物为主,影响了动物蛋白的摄取,天热的不愿运动,锻炼时间减少,昼长夜短以及天热还导致睡眠时间的不足等等,这些因素都会使得人体的抵抗力下降,加大感染病毒的几率,从而引暑湿感冒。如果不小心暑湿感冒了,如何用中医小验方治疗。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全国中医养生专家刘维忠主任推荐用单味香薷治疗,效果显著。刘维忠主任推荐验方:暑湿感冒初期取香薷15-30克,水煎分3次服,连续3天。
甘肃省名中医院中医首席专家王世彪主任医师点评:香薷,始载于《名医别录》。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香薷的全草,主产于江西、河北、河南等地,以江西产量大,质量好。其味辛,气微温,归肺胃经。本品辛温芳香,有“暑月麻黄”之称,其力不如麻黄之竣猛,却是暑月治疗外感风寒之良药。外能发汗解表,内能和中化湿,尚可解暑,故适用于暑月外感于寒之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证,内伤于湿之腹痛吐泻证。常与厚朴,扁豆配伍应用。本品还能利水消肿,发越阳气,通利水湿,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证。本品发汗解暑时宜水煎凉服,利水消肿宜为丸服。汗多表虚者忌服。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香薷主要含挥发油,其所含挥发油有发汗解热作用以及祛痰和抑制皮肤真菌的作用。兹举治验病例以资佐证:魏某,女,42岁,年7月23日诊。患者因医院住院输液治疗5天,病不见减,反增乏力,身重,双下肢浮肿,饮食呆滞。刻诊:发热,体温37.7°C,头晕沉痛,时时恶风,饮食呆滞,食不知味,心下痞塞,身重乏力,双下肢轻度浮肿,大便烂不成形,小便淡黄而多,舌红苔白腻,脉濡弦。中医证属暑湿感冒,湿邪困脾。当解表,清利湿邪,方用三仁汤加味治疗,方药:广藿香15克(后下),佩兰15克(后下),杏仁10克,白豆蔻6克(后下),荆芥15克,苍术10克,厚朴15克,薏苡仁20克,竹叶15克,法半夏12克,木通10克,滑石20克(包煎),甘草5克。3剂,日3服。7月26日复诊,诉说病不见减,笔者细问得知患者自从感冒以来一直都未出过汗。此乃暑湿困遏表气,当外发其表。乃用香薷30克,水煎凉服,2剂。患者服1剂药后全身汗出热退,下肢水肿消去。2剂药后诸症若失,饮食自如。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