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遗偏瘫,中医回春有术

中科获平安医院殊荣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15/6169076.html

中风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主要分为出血性脑中风和缺血性脑中风两大类。出血性脑中风早期死亡率很高,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南宁市某退休干部,因得中风后遗症,神志不清,半身不遂,幸好及时到一心中医馆求助名老中医,通过传统中医治疗,现已生活自理。

[崖方能主任临床医案]

患者,某男,62岁,退休干部,患高血压10余年。3个月前某日晨练时突然昏仆于地,呼之不应,诊断为脑出血收住院治疗。经治疗神志转清,后遗半身不遂。予以补阳还五汤调治2月,无效而前来求诊。诊见颜面潮红、口角㖞斜、言语不清、右上下肢僵硬、扶拐跛行,血压/mmHg。自诉头晕、头胀不适、体倦乏力、口干纳差、夜寐不安,舌红苔薄黄、脉弦细。

辩证:阴虚阳亢、瘀阻经络。

治则:养阴平肝、化瘀通络为主。

处方:天麻8g、枸杞子20g、炒杜仲15g、钩藤15g、酸枣仁15g、桑寄生15g、络石藤15g、丹参10g、炒僵蚕10g、丝瓜络10g、夜交藤30g、石决明30g、怀牛膝12g。每日一剂,水煎分三次服。连服七剂后头晕头胀减轻,患肢僵硬症状改善,继用前方去石决明加浮小麦30g、石斛15g,进服30剂后,言语清晰,弃拐而行,生活基本自理,至今尚健。

按:中风后遗偏瘫,多为气虚血瘀阻络,原以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服之不效。细辨患肢僵硬,血压高,面红口干,乃阴虚津亏,水不涵木之征。血犹舟,津液水也,医者当知增水行舟之意,津液足则血行畅利。老年患者,肝肾本是不足,施以大剂黄芪、当归甘温之品,势必致津伤血燥,故病难复。改以天麻钩藤饮滋水涵木;枸杞子、芍药、浮小麦、石斛可增液行舟;丹参、炒僵蚕、丝瓜络、络石藤化瘀通络,辩证准确,则收捊鼓之效。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桂派中医专家

学术经历:一九七二年毕业于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出生于中医世家,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四十余年。临床医疗经验丰富,中医基本功扎实;曾多次荣获省、市、县级多项科研成果奖。曾在中国《中医杂志》和《广西医学》发表论文十多篇。

专业特长:特别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原发性高血压、血脂、血粘、胆固醇增高)、糖尿病、脂肪肝、肝硬化、慢性肝炎(肝功能异常)、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肺心病、泌尿结石、腰腿痛、失眠、偏头痛、中风后遗症、内分泌失调、男女不育不孕症、儿科各种常见病及各种中医疑难杂症;擅长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亚健康调理、月经不调、乳腺小叶增生等。

江南馆:周二、周三、周四、周日上午9:00-12:00下午15:00-18:00

周一下午15:00-21:00

周五上午9:00-12:00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fengazl.com/zfzf/1168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