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中风的认知
血压控制不好的话,会对心、脑、肾、血管等一系列器官带来损害。比如会出现脑梗、脑出血,并导致半身不遂。长期心脏加压,会导致心力衰竭。若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就可能会导致心梗或严重的冠心病。长期高血压还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等。
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由于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
中风有外风和内风之分,外风因感受外邪(风邪)所致,在《伤寒论》中名曰中风(亦称桂枝汤证);内风属内伤病证,又称脑卒中、卒中等。现代一般称中风,多指内伤病症的类中风,多由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中风,包括脑梗和脑出血,其中脑梗称为缺血性中风。
我们先看下《黄帝内经》是如何解释中风的。
《灵枢·贼风》中,黄帝曰:夫子言贼风邪气之伤人也,令人病焉,今有其不离屏蔽,不出室穴之中,卒然病者,非不离贼风邪气,其故何也?
黄帝问岐伯:你说贼风邪气伤人,让人生病,但现在有人没有离开屏蔽、屏障,屋子里严严实实的,却突然中风,并没有见到什么贼风、邪气,会是什么原因呢?黄帝这问题提得多好,我们一般说贼风是什么?是指睡觉的时候没关好门或窗,把自己的脸吹歪了的那种邪风。可如果屋子里同时睡了两个人,你嘴脸歪了,而他嘴脸没歪,那原因肯定跟这个人相关了。
一般来说,心里有事、内心愁苦的人容易中风,因为心里只要一有事,气血就往里聚,体表就虚,体表一虚,虚邪贼风就会乘虚而入。感冒也是一样的道理,咱们这一屋子人,出去被凉风一激就感冒的,一定是心里有着急事或情绪不稳定的人。可黄帝在此处说,屋子里严严实实的,怎么还有人中风?黄帝真是个较真儿的人啊,正因为他的较真儿,让我们明白了人生许多道理。
我们还是看下岐伯的解释吧。
岐伯曰: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而不去。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膝理闭而不通;其开而遇风寒,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则为寒痹。其有热则汗出,汗出则受风,虽不遇贼风邪气,必有因加发焉。
“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的“尝”,是“曾经”的意思,即那中风的人还是因为曾经为湿邪所伤,尽管屋子里很严实,因为湿邪藏在血脉肉腠之间,久留而不去,才导致中风。
并且,岐伯在此解说了五种情形会导致中贼风。
第一种情形是湿邪导致中风。他说,中风的人一定是曾经伤于湿气的人,湿气藏在血脉当中,久留而不去,是说湿气长久地藏在肌肉腠理之间,遇邪气,就会遭贼风侵袭。
导致中风的第二种情形是身体内有恶血,也就是瘀血。“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而不去。”堕坠,即摔伤,导致身体内有瘀血。这个在现代的表现就是车祸后遗症,很多人只是在车祸后检查有没有骨头受伤,而忽略了车祸碰撞造成内部瘀血的问题。这些人越老越会觉得身体别扭,但又查不出原因。其实,在车祸的瞬间,身体各器官都可能移动了位置,更何况内部若有瘀血的话,人体自保动能会时时调元气去化瘀血,久而久之,身体内虚,也容易被贼风侵袭。
导致中风的第三种情形是情绪的大起大落。“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腠理闭而不遇。”卒然,就是突然;“喜怒不节”就是情绪动荡,再加上饮食不适、寒温不时,就会造成腠理闭而不通、眼斜口歪。
治疗中风,不能老盯着眼斜口歪的脸去治,要先打开此人的心结。比如,曾有一人,体内素有湿邪,又遭人骗走了巨款,顿时腠理闭而不通,憋在那儿了。大家一定要知道,有钱人被骗更是哑巴吃黄连,憋得更厉害。穷人被骗走10块钱,顶多唠叨几天。有钱人一旦被骗就不是小数,还好面子,无处诉说,只能自己憋着、恨着、悔着,更何况人只要倒霉就祸不单行,一件件糟心的事都跟着来了。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人倒霉的时候脑子不清楚,一件事办错了,会接着再办错一件事,一个冲动跟着一个冲动,气火攻心,就会中风。
导致中风的第四情形是新寒与旧病相连。“其开而遇风寒,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则为寒痹。”有人问:“夏天可不可以洗冷水澡?”从原理上讲,夏天洗冷水澡并不能使人凉快,而且还伤肌肤腠理。夏天郁热,肌肤腠理都开着以泄热,这时候你一洗冷水澡马上就把毛孔闭住了,这时人体会激发出更多力量把热往外带,又得把皮毛打开,这是你再吹空调,那就要命了。毛孔反复开合就伤肺,肺为身体里最娇嫩的脏器,一旦受伤,就难治。其实,发热也是这个原理,本来发热是人体要把寒邪攻出去,你用麻黄或桂枝等药把它宣散出去就好了,这时你若冰敷,就憋住了宣泄,用大寒药就会新邪与旧邪相袭,留在身体里就是寒痹,也会表现为中风。
导致中风的第五种情形,是汗出太多造成内虚。“其有热则汗出,汗出则受风,虽不遇贼风邪气,必有因加而发焉。”汗为心液,大汗淋漓则伤心,心为生命之动能,心伤则不能泵气血到体表,体表就虚,这时,即便没有贼风,人也会因为内虚而中风。
本来岐伯已经回得很全面了,可黄帝还是接着追问:“今夫子之所言者,皆病人之所自知也。其毋怵惕之所志,卒然而病者,其故何也?唯有因鬼神之事乎?”
黄帝说:“你以上所言,都是病人所自知的了,但有一种,这种人没有遇到过邪气,也没有看见他什么生气,却突然也中风了,口眼歪斜了,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遇到鬼了吗?”这个问题提得太好了,我们不是一听到某某噩耗时总惊呼:看他身体很棒啊,怎么突然就死了呢?真是遇鬼了。而岐伯的回答更棒。
岐伯曰: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因而志有所恶,及有所慕,血气内乱,两气相搏。其所从来者微,视之不见,听而不闻,故以鬼神。
岐伯回答:“这个依旧是故邪留在体内,而未发作,你以为他现在不生气,以前就没有生过气吗?”“故邪留而未发,因而志所恶,及有所慕,血气内乱,两气相搏。---内有旧疾,他的情绪上始终都有他所憎恶的东西,也有他欲而不得的东西。这些都会让他血气内乱。两气相搏,指阴阳之气纠结不通。虽然他表面上不露声色,但里面气血全是乱的。其所从来者微,视之不见,听而不闻,故以鬼神。---只不过病因的表现极其细微,用肉眼是看不见的,用耳朵是听不见的,所以看上去像鬼神致病而已,但你若用心眼看,用心耳听,是一切昭然的。他从来不发脾气,但是越不发脾气的人,可能里面憋得越狠,一旦爆发出来,要么要了自己的命,要么要了别人的命。
(欢迎转发功德无量)
弘扬中医文化,服务大众健康!
手指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