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老人昼夜颠倒的中医治疗

老人白天睡、晚上不睡、日夜颠倒,是多因素的,与年龄、基础病、药物、夜间睡眠障碍等有关。非药物治疗可用于轻度至中度患者,药物治疗仍有争议,需要进一步研究。

临床上接近一半的中风后患者会出现失眠的情况,概率是普通人群的2倍。更重要的是,失眠会导致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加重,导致康复时间延长,生命质量下降,甚至诱发再次中风。临床发现,中风后失眠的主要表现形式为:非24h节律睡眠障碍、无昼夜节律的睡眠障碍,即同时伴有失眠和(或)白天过度嗜睡症状。

中医学认为此病,不外虚实两端,可分为阴虚不能纳阳、阳盛不得入阴两类。

“昼精夜瞑”是正常人的睡眠状态,《黄帝内经》说:“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

“昼精”是指白天机体的精力、感知觉、记忆、思维、意志、情绪及体力保持最佳;“夜瞑”是指夜间意识、感知的减弱和身体的放松的佳境。

《黄帝内经》又说:“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

缺血性中风后失眠患者的主要病机为“清阳不升,魂不安宅”,病因归纳起来不外风、火、痰、瘀、虚,病理上有气虚、痰浊、血瘀等改变。加之缺血性中风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其脾胃之气渐衰,缺血性中风后损伤正气,气虚不能运化水液,三焦水液运行失畅,易留而成饮,继而痰浊内生;“气为血帅”,气虚血液运行瘀滞,易致瘀血内生。气虚痰瘀互结扰乱人体营卫阴阳之气运行,致清阳不升,从而导致“昼不精”。缺血性中风后不寐患者每每耗伤气血,阴血亏虚不能涵养阳气,致阳气偏亢,阴不敛阳,导致“夜不瞑”。

针对中风后失眠气虚、痰浊、瘀血3种病理状态研发了“昼精方”、“夜瞑方”。

“昼精方”以党参补中益气,猪苓、泽泻功可祛痰利湿,法半夏燥湿化痰,丹参活血化瘀,桂枝、葛根升发阳气。方中以党参为君,臣以猪苓、泽泻、法半夏、丹参化痰祛瘀,佐以桂枝、葛根升阳,诸药合用,使气血得补,痰化瘀祛,从而达到“昼精”的状态。早饭后服。

“夜瞑方”用珍珠母、磁石、龙骨重镇潜阳,可引阳入阴,使得阴阳互藏,酸枣仁、茯神、柏子仁养心安神,郁金、百合疏肝解郁以安神,全方重在引阳入阴,使得营卫阴阳得以平衡则寤寐自宜。晚饭后服。

“昼精方”、“夜瞑方”的临床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参考文献:世界睡眠医学杂志,,8(4):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fengazl.com/zfzf/1126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