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自己渺小、卑微且不幸。我的呼声是微弱的。但是我还是要呐喊:告诉世界,我曾经来过!
这是来自一位中风患者的口中。年俞花甲,遭遇了人生坎坷,跌入了人生低谷,至今还未痊愈。(健康对于她来说是如此的渴求)
患者入院李阿姨,60岁,大面积脑梗一月余,病情稳定后出院卧床在家右侧动弹不能,一度想了结自我,没有生下去的愿望。家人四处打听,闻得我针灸科治疗中风康复病人效果良好,但是看见自己目前的情况,也不抱有太大希望,就这样来了。。。
诊断患者来时右侧肢体麻木疼痛无力,站立困难,行走缓慢不稳,老伴也顿时像一位奶爸一样,撒开双手像护着刚刚学会走路的宝宝一样(太难了),李阿姨右侧下肢肌力二级,右上肢肌力二级(几乎没有什么力气),右手不能抓握任何东西,不能做任何动作,肩关节松软无力疼痛,结合舌脉,中医辩证为气虚血瘀中风证后期,典型的标实本虚之证,气血亏虚为本,血瘀之证为标。
治疗方案中医认为,人体阳气有十分,半身不遂,就是认为半身无气,不能推动气血的运行,造成半身痿废、偏瘫。
中医治则,采用大补正气,活血通络立法,予以传统右侧肢体温针、电针交替进行,配合针刺特殊行针手法+扶阳透灸+中药,补中益气,活血祛瘀,标本兼顾,使气旺而血行,祛瘀而不伤正。每天鼓励下床开步行走,站立抓握,与人交谈,卧床抬腿等方法。
对于中风病人来说治疗其实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情志调畅。因为人在遇到疾病的时候,心中都会胡思乱想,往往这些都会影响病情的好转,在治疗空隙时没有医生与患者,只有倾诉的朋友,给予她一些正面思维,唯独心里舒畅了,才能有助于病情好转,这也符合中医在诊疗中重视调畅情志的原则。
治疗效果经过两疗程治疗,肌力恢复可观,老伴当了这么久的奶爸也可以下岗了,病人走起路来步伐也欢快了许多,重拾了信心,脸上的笑容亦逐渐多了。面色也明润有光泽,观舌象舌淡红,苔薄白,脉象寸微而尺浮较前有力、流畅,张仲景曰: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就是说患者入院时,气血过于虚弱,尺脉偏沉,为正气大亏之象,如今尺脉浮,表示肾阳来复,正复则邪衰,为好转之象。
中医对于中风后遗症早期恢复具有极大的促进恢复作用,特别是正气的补虚尤为重要,中医越早及时干预,对于后期病情的恢复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能提高患者康复率,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减轻患者和家属的医疗负担,所以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被越来越多的脑梗患者家庭所接受。
医师简介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