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显示,我国每12秒就有1人中风,每21秒就有1人因中风死亡。如何防止中风、早期发现中风先兆?怎样预防和治疗?中老年人如出现不明头昏、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等小中风的预警信号,都应引起高度重视,以免引发大中风。
中风症状
对于有中风家族史、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体态肥胖的易患人群,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千万别大意:不明原因的头昏、头痛、眩晕;不明原因的口角麻木、手脚麻木、乏力偏侧肢体麻木乏力;突发口角流涎、吐词不清;走路不稳;眼睛发生一过性黑蒙、视力模糊;不明原因跌倒等。
中风预兆
老年人出现无显著缘由的舌痛、麻木、活动不便时,多是微血管的炎症反应,也标明可能与血粘度升高相关。
中老年人鼻出血是高血压病人即将发生中风的警报。鼻出血不少是由血压不波动惹起的,不加防止则会增加中风的机会,因而不能麻木大意。
忽然自觉头晕目眩,几秒钟后恢复常态,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医院请医生诊治,防止中风发生。
一只眼睛忽然发黑,看不见东西,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后便完好恢复一般,医学上称单眼一次性黑朦,是由于脑缺血惹起视网膜缺血所致,是中风的又一信号。
少数中风患者早期可能出现喝水或进食时偶然呛咳,钻研标明,这种麻木粉可能是中风的前兆。
固然手指麻木不一定会中风,但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上且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史的中年人,应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风发生。
脑供血不足使掌管人体活动功用的神经失灵,稀有症状之一是忽然说话不灵或吐字不清,但持续时间短,应惹起重视。
应对措施
出现中风相关情况,医院就诊,必要时还需检查脑血流图,了解脑血管的功能状态,甚至查头颅CT、血脂、血糖等,以便让医生合理指导饮食或治疗建议,从而避免发生脑血管意外。
预防措施
中风虽可怕,但能预防。建议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不妨做个脑血管筛查,如果脑血管狭窄达50%以上,意味着脑中风风险极高,一定要到专科就诊,找专科医生指导治疗,必要时还需做脑血管造影等检查,及早诊治,减少或避免中风发生。
来源/武汉晨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