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
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轻者感觉胸闷,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提出“胸痹”的名称,归纳病机为“阳微阴弦”,治疗上温通散寒方药有瓜蒌薤白白酒汤及瓜蒌薤白半夏汤等。根据本证的临床特点,主要与现代医学所指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关系密切。
标实
01
心血瘀阻
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为甚,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枳壳草赤芍,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做劳。
02
气滞心胸
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有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脘宇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方药: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芍药芎,枳壳陈皮草香附,疏肝解郁行气滞,胁肋疼痛自能除。
03
痰浊闭阻
胸闷重而心微痛,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咯吐痰涎,苔浊腻或白滑,脉滑。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方药:瓜蒌薤白半夏汤
瓜蒌薤白半夏汤,祛痰宽胸效显彰;三味再加酒同煎,宽胸散结又通阳。
04
寒凝心脉
卒然心痛如绞,心痛彻背,喘不得卧,多因气候骤冷或骤感风寒而发病或加重,伴形寒,冷汗自出,心悸气短,面色苍白,苔薄白,脉沉紧
治法:辛温散寒宣通心阳
方药:瓜蒌薤白白酒汤合当归四逆
瓜蒌薤白白酒汤,胸痹胸闷痛难当,喘息短气时咳唾,难卧仍加半夏良当归四逆用桂芍,细辛通草甘大枣,养血温经通脉俐,血虚寒厥服之效。
本虚
01
心肾阴虚
心痛憋闷,心悸盗汗,虚烦不寐,腰酸膝软,头晕耳鸣,口干便秘,舌红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或促代。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和络
方药:天王补心丹+六味地黄丸
天王补心二冬仁,远茯味砂桔三参,阴亏血少生内热,滋阴养血安心神
02
气阴两虚
心胸隐痛,时作时休,心悸气短,动则益甚,伴倦怠乏力,声息低微,易汗出,舌质淡红,舌体胖且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缓或结代。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方药: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
参养营即十全,减去川芎五味联,陈皮远志加姜枣,脾肺气血温补宜。生脉麦味与人参,保肺清心治暑淫,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
03
心肾阳虚
心悸而痛,胸闷气短,动则更甚,自汗,面色晄白,神倦怯寒,四肢欠温或肿胀,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或腻,脉沉细迟。
治法:温补阳气振奋心阳
方药:参附汤合右归饮
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参附汤是救急方,补气回阳效力彰,正气大亏阳暴脱,喘汗肢冷可煎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