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配合药物,预防脑中风的中医外治疗法

中风病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劳倦内伤等引起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为基本病机,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根据脑髓神机受损程度的不同,有中经络、中脏腑之分,有相应的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四季皆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最为多见。

桃栀糊膏

药物:桃仁、栀子各7粒,麝香0.3克,白酒适量。用法:将前3味药共研为细末,密储备用。敷贴时取上药末,用白酒适量调成膏状,男左女右敷贴于双手心劳宫穴、足心涌泉穴,外以胶布固定即可。每周换药1次。敷贴期间适当休息,减少谈话;如局部起水疱,谨防感染,忌食辛辣等。

1,劳宫穴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位于中指和无名指指尖处。在手掌有两条比较大的掌纹相交成“人”字形,沿中指中线向手掌方向延伸,经过“人”字相交点的下方区域,这个重合的地方即是劳宫穴。主治心痛,心悸,癫狂、痫,口疮,口臭。中风,善怒,发热无汗,两便带血,胸胁支满,黄疸。心绞痛。

2,涌泉穴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现代常用于治疗休克、高血压、失眠、癔病、癫痫、小儿惊风、神经性头痛、遗尿、尿潴留等,为急救穴之一。涌泉药物敷贴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功效:平肝减压,调理气血。主治:预防和治疗中风。

验方2吴萸丁桂膏药物:吴茱萸克,丁香、肉桂各30克,冰片10克。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储瓶备用。敷贴时取药末15克,温水调成膏状,每晚睡前敷于足三里、悬钟穴上,外用胶布固定即可。每天1换,10次为1个疗程。

1,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2,悬钟穴悬钟穴,属于足少阳胆经,其定位在外踝尖上3寸,腓骨后缘。主治①颈项强痛,胸胁胀痛,下肢痿痹。②健忘,痴呆,中风。③牙神经引起的疼痛以及骨科疾病。

功效:平肝减压,调理气血。

主治:预防和治疗中风。

1.及时治疗诱发病

可能引起中风的疾病,如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病、高粘血症、肥胖病、颈椎病等应及早治疗;高血压是发生中风最危险的因素,也是预防中风的一个中心环节,应有效地控制血压,坚持长期服药,并长期观察血压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2.重视中风的先兆征象

留中风的先兆征象

留意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昏沉嗜睡、性格反常等先兆中风现象。一旦小中风发作,医院诊治。

3.消除中风的诱因

如情绪波动、过度疲劳、用力过猛等。要注意心理预防,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的生活作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用力排便而使血压急剧升高,引发脑血管病。

4.饮食结构合理

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为宜,适当多食豆制品、蔬菜和水果,戒除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每周至少吃三次鱼,尤其是富含ω-3脂肪酸的鱼类,或者服用深海鱼油。ω-3脂肪酸能够调节血液的状态,使血液较不容易形成凝块,进而防止脑梗塞。

5.户外活动注意

应逐步适应环境温度,室内空调温度不宜过高,避免从较高温度的环境突然转移到温度较低的室外(特别是老年人),外出注意保暖。有过中风史的患者还要注意走路多加小心,防止跌跤;此外,日常生活起床、低头系鞋带等动作要缓慢;洗澡时间不宜过长等。

6.饮食营养

病人的病情轻重,有无并发症,能否正常饮食,消化吸收功能、体重、血脂、血糖、电解质等因素,提出不同的饮食营养治疗方案。在急性期饮食治疗是让病人能度过危急阶段,为恢复创造条件。恢复期应提出合理饮食的建议,纠正营养不足或营养失调,促进恢复和防止复发。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什么医院好
广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fengazl.com/zfyb/291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