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智慧健康杂志”
“中风是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疾病,该病多发于老年群体,且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愈发严重,该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
韩文生
(医院,河北邯郸)
摘要:目的分析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年2月至年2月收治的例中风恢复期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观察组予以补阳还五汤。分析两组患者经不同药物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中风病积分、语言功能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析: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对应数据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风病积分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中风病积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中风病积分项目对应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综合功能水平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综合功能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综合功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针对中风恢复期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采用补阳还五汤能较为显著地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且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常规西药治疗更高,治疗后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中风恢复期;临床疗效;综合功能
引言
中风是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疾病,该病多发于老年群体,且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愈发严重,该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现阶段,中风已经成为了危害中老年人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患者在患病后常表现出突然昏倒、口眼歪斜、言语障碍等症状,且随着病情持续发展,不能得到控制治疗,还可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据关于中风患者长期的数据统计得知,大约有70%的患者在中风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因而丧失了自理能力。因此,在对中风恢复期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2]。目前,临床中针对中风恢复期患者的治疗主要采用常规西药,西药进行治疗虽具有一定疗效,但药物起效慢,若长期使用西药进行治疗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各类严重不良反应[3]。近年来有研究表示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有显著疗效,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年2月至年2月收治的例中风恢复期患者,就中西药治疗中风恢复期疗效的差异性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年2月至年2月收治的例中风恢复期患者,参考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各项病案资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中,男性31例,女性21例,最大71岁,最小46岁,平均(58.14±6.53)岁,病程1-6个月,平均(2.74±1.03)个月;对照组中,男性30例,女性22例,最大70岁,最小47岁,平均(58.29±6.45)岁,病程1-5个月,平均(2.80±1.01)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我院对中风病的相关诊断标准,且中医辨证为中经络气虚血瘀证,西医诊断为脑血栓形成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处于中风恢复期,且发病时间均在2周至半年;患者年龄均在18-70岁。排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隙性脑梗塞患者;排除合并有脑肿瘤、脑外伤、代谢障碍、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等疾病的患者;排除患病年龄在70岁以上和处于妊娠或哺乳期的患者;排除对本次研究所使用药物存在过敏反应的患者;排除合并有机体多项器官严重失去功能的患者。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患者在入院后进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维持,并给予抗凝、改善脑组织代谢的处理。对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给予相应的药物进行控制治疗,本组患者连续治疗1个月。
观察组患者均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补阳还五汤药方组成为:黄芪g、当归15g、川芎12g、桃仁12g、红花12g、赤芍12g、地龙12g,并根据患者具体中医证候表现进行药物加减治疗,如半身不遂较重加桑枝、穿山甲、水蛭等药促进活血通络、祛瘀生新作用;言语不利甚者加菖蒲、远志以化痰开窍;手足肿胀明显者加茯苓、泽泻、薏仁、防已等淡渗利湿;大便溏甚者去桃仁加炒白术、山药以健脾。上述药物均采用温水混合煎熬mL,每日1剂,可分早晚分服,本组患者连续治疗1个月。
1.4疗效评价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药物治疗后的具体临床表现及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参考《中药治疗脑卒中临床效果评定标准》将药物治疗效果分为3个疗效评价标准:若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且肌力水平高于4级则为痊愈;若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无不良反应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不良反应,肌力水平高于2级则为有效;若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均无任何变化或变化程度不明显,患者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且肌力水平提高不足1级为无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
1.5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用SPSS20.0软件分析,(±s)用于计量资料统计,t检验数据;(%)表示数据率差异,χ2检验数据率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经不同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风病积分分析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中风病积分无明显差异,经不同药物治疗后,观察组在中风病积分的改善程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2。
2.3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综合功能水平分析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综合功能水平无明显差异,经不同药物治疗后,观察组在综合功能水平的改善程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3。
1讨论中风是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病症,多由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患有该病的患者在发病期间通常以突然昏倒、口眼歪斜、言语障碍等作为主要临床症状。且该病病情急骤,变化迅速,患者发病后若不及时有效地治疗,病情发展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结合中风病情的严重程度与病位的深浅,并参考年卫生部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中风经络的辨证方法,可将中风分为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等五型[4]。本次研究所取患者均为气虚血瘀型患者,证候均表现为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既白、气短乏力。针对中风患者上述临床表现,我院开始采用补阳还五汤对患者进行治疗,方中主药黄芪可大补脾胃之元气,令血气旺盛,且祛瘀通络,具有改善血液循环、增加机体抗缺氧的能力,同时还可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而当归注重于活血,且可做到化瘀不见伤;川芎、桃仁、红花均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地龙可通经活络。同时据当代血液流变学研究发现,当归具有较强的抗血栓作用,该药物在进入机体后可通过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浓度,增加细胞表面电荷从而加快细胞降解,使细胞无法产生聚集情况,从而阻碍了血管阻塞、血栓产生,在活血化瘀的同时,缓解了患者因中风病症出现的头昏、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而川芎对血管具有一定的扩张作用,可有效增加病症区域的血液流量;桃仁可加快血液循环速度,使血小板无法凝聚,阻碍了血管阻塞情况发生;而地龙主要作用为抗血管痉挛,并能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赤芍有抗炎、镇痛的作用,且能对患者脑内营养水平产生一定的改善作用,加快了药物治疗后的恢复速度。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均采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在治疗总有效率、中风病积分以及综合功能水平的改善程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针对中风恢复期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采用补阳还五汤能较为显著地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且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常规西药治疗更高,治疗后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邓凯文,贺福元,常小荣,等.针刺关元等穴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恢复期偏汗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31(11):62-64.
[2]廖亮英,蔡光先,刘柏炎,等.补阳还五汤超微颗粒与传统汤剂治疗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比较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9(4):50-52.
[3]王佩,宋志超,王翠,等.益气活血通络方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34(2):-.
[4]孟威,侯鹏桓,钱洪爽,等.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恢复期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11(7):88-89.
选自《智慧健康》杂志年第22期,系本平台首发,转载请标明出处!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国外治疗白癜风白癜风食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