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神联手为房颤患者防治脑中风搭建

7.18日下午,医院心内科何奔教授和神经内科管阳太教授共同发起“卒中预防治疗新进展—院内心神交流”学术活动在仁济东院心内科会议室召开。

心房颤动(俗称房颤)是中老年常见病与多发病。房颤患者的左心耳部位非常容易产生血栓。左心耳内血栓一旦脱落,就可能随着血流进入脑部血管或其它部位,导致脑中风或其它系统性栓塞。由于房颤引起的血栓体积大,一旦脱落会堵塞较大的脑血管,就会引起大面积脑梗死,导致死亡和残疾(如偏瘫、失语)。因此,房颤引起的脑中风是关系“生死与残疾”的根本问题,需要引起所有房颤患者和医生重视。

本次学术活动由来自心内科和神经内科的三位教授进行了精彩的有关“房颤脑中风预防”的讲座,并引发了入会神经内科和心内科医生的热烈讨论。首先,来自神内科的施国文教授介绍了《缺血性卒中合并房颤患者抗凝时机启动》的题目:由于房颤合并的缺血性脑梗塞一般面积较大,病情较重,且易发生出血性转化,对于何时启动抗凝,心内科一直存在疑虑。通过施主任的讲解,大家了解到可根据NIHSS评分结合卒中程度予以“1-3-6-12”的抗凝原则。施教授表示,中国房颤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的比例低,而且有不少房颤合并脑中风的患者,存在抗凝治疗禁忌或不能依从长期抗凝治疗,这些患者再次发生脑中风的风险非常大,对此类患者,希望心内科能够提供合理的解决办法。

针对施教授的问题,心内科江立生教授分享了《左心耳封堵的循证医学证据和术后抗凝管理》的讲题。江教授详细介绍了中国房颤患者流行病学概况,房颤血栓形成的机制,抗凝治疗的现状,左心耳封堵预防房颤脑中风的理论基础和大型循证医学数据,以及由此所推进的相关指南更新。随着心血管诊疗技术的发展,微创介入手术正越来越多的走进临床,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左心耳封堵术为存在抗凝治疗禁忌或不愿意/不依从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脑中风的预防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何奔教授表示,医院作为上海市最早将左心耳封堵术纳医院,手术量在上海名列前茅,在左心耳封堵术及其围手术期的管理中累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给更多的患者带来了获益。

接着,心内科葛恒教授带来了《房颤合并冠心病的抗栓策略》的精彩学术报告。房颤合并冠心病的比例较高,这类患者到底该如何抗栓?三联还是二联?抗栓治疗需要多长时间?这一直是临床上存在争议的问题。葛教授详细的解读了最新指南在此方面的推荐及更新,并介绍了目前在房颤合并介入治疗(PCI)患者中的最新PIONEER研究结果。该研究结果显示:“利伐沙班15mgqd+单药抗血小板(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方案,在疗效上与传统的”华法林+双联抗血小板“方案相当,但出血发生率则明显降低。该研究为房颤合并冠心病的抗栓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临床视野。

会后,来自心内科和神经内科的医生一致表示:“心神”两科强强联手,愿为广大房颤患者脑中风的预防助力!

赞赏

长按







































丙酸倍氯米松乳膏
面部白癜风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fengazl.com/zflb/69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