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在肾病领域找一种最接近特效药的药物,可能就是这类靶向药了——单抗类药物。
众所周知,慢性肾脏病没有特效药。
普利/沙坦类药物虽然备受好评,但药效不强,面对大量蛋白尿患者有心无力;药效强力的激素/免疫抑制剂,让人又爱又恨,虽然对部分患者效果显著,但显效率仍不令人满意,而且较大的副作用也令人担忧。
年,利妥昔单抗上市,最初是用于治疗淋巴瘤,现在已经用于风湿免疫性疾病和肾脏疾病等免疫相关疾病的治疗。
年,利妥昔单抗首次被报道用于肾脏病治疗,揭开了靶向药物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序幕。
治疗膜性肾病年,北大一院的肾内科团队发表了一项研究:36位膜性肾病患者使用利妥昔单抗进行治疗。
这些患者接受过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环磷酰胺、环孢素、他克莫司、霉酚酸酯、来氟米特等药物,平均治疗4年)之后,仍然存在大量蛋白尿(大于3.5g),平均血肌酐大于μmol/l。
应用利妥昔单抗、中位随访12个月后发现,仍然有41.7%的患者的尿蛋白得到部分缓解或完全缓解。
利妥昔单抗可使B细胞耗竭,从而耗竭膜性肾病重要致病物质——PLA2R抗体,达到缓解膜性肾病的目的。
其它肾病除膜性肾病外,对于其它更难治的肾病,利妥昔单抗也是可以选择的二线药物,比如:
1.尿蛋白很难下降、病情进展快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2.不仅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大多无效、且并发症多的I型膜增生性肾病;
3.容易并发肺部感染、病死率高的ANCA相关小血管炎肾损害;
4.发病凶险、常会出现肾衰竭甚至生命危险的活动性、重症狼疮性肾炎等等
利妥昔单抗可能会缓解这些肾病的病情,扮演类似“救命稻草”的角色。
另外,利妥昔单抗治疗微小病变肾病也有显著效果。去年年初《美国医学会儿科》发布了一项研究,德国海德堡大学的FranzSchaefer研究小组,针对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进行了研究。儿童肾病综合征患儿中,90%是微小病变肾病。
研究结果显示,利妥昔单抗在减少激素用量、降低复发率等方面的效果,均优于他克莫司,而且副作用更少。
贝利尤单抗去年年底,《NephrolDialTransplant》(肾脏病透析移植杂志)发布了一项研究,英国的Christine等人发现:贝利尤单抗治疗膜性肾病,14位参与患者中,1位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降至0.5g以下,8位患者的尿蛋白降至一半以下。
值得一提的是,贝利尤单抗与利妥昔单抗在第28周时进行比较,显示贝利尤单抗可以更快地降低抗体和尿蛋白。
是贵?还是便宜?作为靶向药,价格是逃不开的考虑因素。单抗类药物动辄数万到十几万的治疗费用,阻挡了一大批适用的肾友。
不过,对于难治型肾病,单抗类药物真的更贵吗?
世界排名第一的综合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期刊》曾发布过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对比了利妥昔单抗组和环孢素治疗膜性肾病的费用。
结果显示:虽然初始治疗中,利妥昔单抗这种靶向药费用更高。但因为显效率高、复发率低、肾衰竭风险小,相对于其它进展风险大、进展到肾衰竭/尿毒症患者而言,总体成本反而更低。
因为肾病一旦进展到肾衰竭,治疗费用会陡然上升,并超过利妥昔单抗的费用。
对于肾衰风险大的肾友,如果能在早期用单抗类药物遏制住病情进展,那么早期的高费用反而是更为经济实用的选择。
正在向肾病一线药物进军单抗类药物随着专利到期,价格也会不断下降。近年来,越来越多高质量研究显示单抗类药物有望成为肾病治疗的一线药物。未来,靶向药可能成为慢性肾病尤其是难治性肾病重要的常规药物。
如果大家还有更多慢性病问题,可以点下面“阅读原文”!
或者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