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络中脏腑
概述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语言不利等为主症的病证,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斜等症状。因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卒中。如血随气逆,风痰上扰,上冲于脑,以致突然昏迷,为邪中脏腑;如风痰走窜经络,致使气血运行失调,仅见口眼㖞斜、半身不遂者,为邪中经络。本病常留有后遗症,发病年龄也趋向年轻化,因此是威胁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患。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等属本病范畴。
西医学将本病主要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类,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常可导致出血性中风;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常形成缺血性中风。另外高血糖、高血脂、血液流变学异常及情绪的异常波动与本病发生密切相关。
临床表现1.中经络
(1)肝阳上亢、风火上扰型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尿赤便干,舌红苔黄,脉弦有力。
(2)风痰瘀血闭阻经络型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淡苔白或白腻,脉弦滑。
2.中脏腑
突然昏仆,神志不清。
刺络疗法1.中经络
(1)肝阳上亢,风火上扰
主穴:百会
配穴:合谷曲池太冲
操作:将上述腧穴消毒,用三棱针点刺使出血。
建议出血量:百会每次1-2毫升,余穴每次1-5毫升,以血色由深变浅为度。
(2)风痰瘀血,闭阻经络
主穴:金津玉液曲池委中
配穴:丰隆太冲
操作:将上述腧穴消毒,用三棱针点刺使出血。
建议出血量:金津、玉液每次1-10滴,余穴每次1-5毫升。
2.中脏腑
穴位:水沟手十二井十宣四神聪
操作:将上述腧穴消毒,用三棱针点刺使出血。
建议出血量:每穴每次5-6滴。
[按语]
1。刺血疗法多用于中风急性期,气虚血瘀者及久病成虚者慎用。
2.注意中风的先兆征象。先兆征象表现多种多样,如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昏沉嗜睡等,要引起重视,提早预防。
注:本文仅供参考,请在正规医师指导下用药
小病外治法赞赏
人赞赏
白癜风论坛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