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新发中风病人超过万。中风病人若及早抢救,大多能救回一命,可存活下来的人有3/4会留下偏瘫、失语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专家提醒,中风后尽早进行规范的康复治疗,能很大程度地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康复治疗越往后推,恢复效果也会越差。
对中风患者切忌“超保护”
如果家里有一个因中风偏瘫的老人,家人多会细心照料,每天喂水喂饭、端屎端尿,这在外人看来就是孝顺。但从一个康复医生的角度来看,可能就会提出这样的问题:1、这个病人是不是经过了正规的康复治疗?2、家庭是不是对病人有超保护现象?如果有超保护现象,是完全错误的。
出院回家后“以养为主”的中风偏瘫患者非常多见。南方医科大医院传统疗法与康复中心副主任周国平说,目前,我国的康复医学尚不发达,大多数医生的康复意识不强,老百姓更是缺乏对康复治疗的认识。事实上,“包办一切”的照顾方式很容易让中风患者低估自己的能力,常常被家属“宠”坏,这样往往不利于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再加上患者害怕疾病复发,活动起来也是小心有加,慢慢地,患者的手脚会逐渐丧失功能,重新走路就成了一件无法完成的事情,只好整天卧床。
中风康复治疗关键要早
很多中风患者及其家属错误地认为,康复治疗要等到病后一个月甚至三个月后才能进行。周国平教授指出,其实,不论脑出血还是脑梗塞病人,只要病情平稳后,康复训练即可开始。一般来讲,偏瘫患者只要神志清醒,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小时后即可进行;半年内为恢复期康复时间,患者80%的功能要在这个阶段恢复,如果错过了康复训练或康复训练半途而废,将会失去恢复的最佳时机,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中风后半年内如果不及时进行康复,不但各种功能难以得到恢复,肩手综合征、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肢体痉挛、疼痛、骨质疏松等后遗症也可能一一出现。
临床研究证明,接受早期康复治疗的中风患者,基本治愈率是未接受早期康复治疗的3倍。丹麦的一项实验表明,例在急性期就开展康复训练的中风患者,95%在患病6个月后功能得以恢复,80%的病人在发病6周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康复训练要有专业人员指导
“当然,提倡早期康复训练,并非随意乱练,必须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科学地训练,否则将引起‘误用综合征’。”周国平教授提醒,肌肉和关节挛缩是中风后病人残疾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有些病人由于不懂康复知识,觉得康复治疗很简单,就是活动胳膊、拉拉腿。有的患者拼命地练手的握力或用各种方法练习拉力,结果越练手指和肘关节越伸不直。中风病人的康复训练要从翻身、坐、站、走练起,循序渐进,切忌急于求成。早期、正规、全面的康复治疗,不仅能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语言功能,而且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轻家庭负担。
欢迎广大市民前来咨询。
地点:医院新住院大楼二楼康复医学科。
联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