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也叫脑卒中,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中风多见于中老年人,四季皆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最为多见。情志郁怒,饮食不节和劳累过度都可能引起中风。
近代人的中风症状越来越年轻化,中风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死亡率高,致残率高。西医一般采取内科或手术治疗,而中医主要通过疏通,所以今天小编跟大家分享几个关于中医拔罐的中风疗法,适合轻微中风人群,给大家作参考用。
技术①拔罐部位:上肢瘫痪取大杼、肩髎、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肩贞、臂中;下肢瘫痪取环跳、风市、飞扬、伏兔、阳陵泉、足三里、悬钟、昆仓、委中、丰隆、三陵泉。
操作规程:采用单纯罐法,或留针拔罐法、罐后加灸法,均留罐10~15分钟,隔日1次。
技术②拔罐部位:华佗夹脊穴、风门、曲池、外关、合谷、环跳、足三甲、下关、颧髎、大椎。
操作规程:采用梅花针叩刺华佗夹脊穴,及风门,余穴施以毫针刺,均留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技术③拔罐部位:①大椎、心俞、肝俞;②神道、脾俞、肾俞:③身柱、灵台、膈俞;④中脘、关元、气海。
操作规程:每天选一组,配合瘫痪局部穴位,采用三棱针点刺后拔罐10~15分钟,每口或隔日1次,12次为1个疗程。
技术④拔罐部位:督脉大椎至尾骨部、背部膀胱经内侧循行线。
操作规程:拔罐至皮肤紫红为度,然后用三棱针点刺十宣、太冲。每天选一组,配合瘫痪局部穴位,采用三棱针点刺后拔10~15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传送门:拔罐注意事项(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