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常认为中医不能急救,其实不然,中医也有很多关于急救的治疗方法,中风便是其中之一。
中风乃中医病名,分真中与类中,现代中风多指内伤病症的类中风,又称脑卒中,多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謇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为主要表现。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之特点的疾病,是当今社会最为常见的病,尤其在老年人中最为突出。
西医称中风为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脑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
现如今中风医院手术抢救,而抢救结果无外乎两种:一是瘫痪在床;一是一命呜呼。
中医对于中风也有一套完善的治疗与预防的方法,且无后遗症,接下来小编就此说说中医的方法。
首先,中医认为中风分真中与类中。
真中
症状:猝然倒仆,神识模糊、经脉拘急、半身不遂、语言謇涩、口眼呙斜。病轻的,移动时即能苏醒;病重的则不省人事。真中为外中风邪侵袭六经(太阳、阳明、太阴、少阴、少阳、厥阴)所致。
现代的中风多指类中,由于篇幅所限,真中小编就简单介绍到这里(如若想知道具体治疗方法,可留言,小编一一解答)。
类中
症状:一般与真中相类似,如猝然昏倒、口呙流涎、手足不遂等等。
类中又可分为“闭症”与“脱症”,前者为风动痰逆,后者为真气暴绝,立方用药是截然不同的。
闭症
猝然目定口呆、两手握固、牙关紧闭、痰声曳锯、气粗息高、面赤唇红、脉来洪大。此由肝阳上亢、气血奔涌、痰随气逆、闭塞隧道。闭者宜开,治疗方法当开窍通络。先用通关散(天南星、皂角、细辛、薄荷、生半夏研成细末)吹鼻取喷嚏,并针刺水沟、人中、十宣(十个手指尖)等穴位,以清神识。如果牙关不开,可用乌梅肉擦牙,以开紧闭牙齿,随用至宝丹(各大国字号传统中药店均有售,如同仁堂)以芳香开窍。
脱症
目合口开、手不握固、声嘶气促、舌短面青、甚则冷汗淋漓、手足逆冷、脉伏不见、二便自遗、气息俱微。脱者宜固,当摄纳真阴,固护元气,用恋阴益液,潜镇虚阳之法。可用人参、阿胶、鸡子黄、龙骨、牡蛎、龟甲、鳖甲等,浓煎频灌,或可挽救。若四肢冰冷,脉伏不见,或自汗头汗、如油如珠,急用大剂参附汤(人参、附子),兼艾灸脐下关元、气海穴,以回阳救逆。如若痰塞喉间,欲咯无力,药不能下,可配局方黑锡丹(药店亦有售),坠痰定逆。
上面所谈论的,是抢救闭症与脱症的具体措施,至于其他变化以及善后方法,因过于专业且复杂,小编就不一一细说,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预防
凡是类中风症,病人在未中之前,每见面部歪斜、头重脚轻、眩晕肢麻、动则气急、夜尿频数,甚至日常生活中会出现一时性的语言謇涩等证,这是中风的预兆,可用桑叶、菊花、蒺藜、夏枯草、天麻、钩藤、决明子等浓煎常服,以资预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